平水珠茶品鉴网

揭秘重庆荣昌与大足交界处的千年古镇

07-17

揭秘重庆荣昌与大足交界处的千年古镇

荣昌区与大足区交界有座宋代形成第的千年古镇,地理相对隐蔽,同时当地还有很多名吃杨四海,使得拥有千年历史的本身给忽略掉。荣昌区说到古镇,熟知的就是大足区与荣昌区接壤的路孔古镇,可能路孔叫的习惯了,之后改名万灵古镇都有点陌生。本文在介绍一个荣昌区与大足区接壤的另一座古镇,这座古镇就是被外人忽略的河包古镇。

说河包古镇,或许是自己夸河包镇这个地方,毕竟没有官方公布不作数,但作为游玩者的角度来说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古镇。河包镇之所以不被官方认可,或许就是着力打造改名过后的万灵古镇,把河包古镇先晾在一边。或许河包镇的名声远不及万灵古镇,但河包镇毕竟是北宋时期就形成的古镇,悠久的历史底蕴是万灵古镇无法提及,当然万灵古镇和河包古镇各有千秋,开发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河包镇形成于宋朝元丰年间,属濑川镇,濑川镇是昌州14镇之首。宋代的河包镇也只不过是濑川镇的一个小村庄,明朝嘉靖年间河包镇才出现起雏形。明朝时期的河包镇是濑川镇7里当中的一里,此时唯一的辖区变化就是昌州撤销,旗下三个县并入合州,濑川镇则属昌元县。昌州、昌元的文稿发表过很多篇,这里就不再多写,对昌州和昌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之前发表的文稿。

清朝康熙年间设河包场,河包镇在宋代已形成,为何到清朝才设场,当中则是发生一场又一场的历史悲剧。蒙古铁骑横扫巴蜀使得人口锐减,元朝建立后因昌州人口基数不足被裁撤,昌元县更是人口稀少而撤销并入大足县。明朝建立后的1373年又在原昌元县的基础上设荣昌县,明朝嘉靖年间濑川镇则是荣昌县四镇之一,但此时的里也仅相当于一个自然小村。明朝末期再次战乱,刚形成的河包场则因人口锐减而一度消失。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的“湖广填川”政策,让河包这个小地方吃到人口红利,而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之后就形成小集贸市场。集贸市场位于濑川河边,而集贸市场三面都被濑川河环绕着包围起来,集贸市场亦叫做河包场。开场之初不仅请来周边豪绅和名流,还邀请荣昌知县来剪彩,入场口石碑上河包场三个字就是知县写上去,工匠凿刻出来的,历经400多年的时光,场口的石碑已不见踪影。据说开场宴上知县不仅喝麻了,参加剪彩活动和写河包场三个字就得到10两黄金的酬劳。

10两黄金那是什么概念,按当时半斤八两对应现在的半斤五两,相当于现在的1.4斤。1.4斤黄金按10元来算,知县参加个开场仪式就收走14万元。不得不羡慕古代官员,不仅领俸禄还有外快收入,难怪清朝时期的大豪绅们,即便是倾家荡产都要买个捐官。假如朝廷知道地方官员收取巨额外快,会不会像现代一样被纪检委给请去喝茶。

清朝宣统元年(1909)河包场改为河包乡,期间有改为里、联保的经历,后改为乡一直到解放后。解放后的河包乡隶属荣昌县第七区,1954年第七区改为仁义区,河包乡则隶属仁义区。1955年河包乡析出中和、德和两个乡,1958年河包、德和、中和三个乡合并设河包公社,1961年河包公社又析出中和、德和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乡,1994年德和、金牛两乡并入河包镇。金牛乡并不是新的乡,而是中和公社改的名字,分单干后改为乡。

河包镇东部与大足区的龙石镇接壤,距离荣昌城区22公里,镇域面积为7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4.3万余人。4.3万余人的乡镇在渝西来说不算是个人口大镇,常住人口仅为2.8万余人。足见河包镇的流动人口相当的大,流动只是向外流动,说的白点就是人口流失,向外流失的都是劳动能力强,消费能力高的中青年,想来河包镇真的是留不住人。河包镇是全国有名的粉条之乡,镇内有30多家粉条加工厂,年产近20吨粉条,为何留不住人实在难以理解。

河包古镇淳朴而接近原生的老街不够你玩尽兴的话还有报恩寺的白塔和清代修建的舍利塔。舍利塔听出来就知道是存放高僧舍利的石塔,通俗的说就是老和尚火葬后存放的骨灰。神奇的是舍利塔倾斜30度而不倒,又被称为斜塔,斜塔可以说是河包古镇最吸引人的一处景点。斜塔不到的原因据说是高僧舍利魂未尽,高僧魂硬撑才使得斜塔不倒,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游人来河包古镇都要争着去看一眼斜塔。河包镇还有真原堂、摩崖雕像群、万寿宫、寿福宫等历史古迹够你大饱眼福的。

河包镇距离荣昌城区22公里,虽说不是远离,但有点偏,或许吧,只有偏的地方才能把河包这座接近原生的古镇保留下来,若是靠近城区,想来河包镇的老街古巷,还有宫庙石塔这些古建筑早就给建设新城而拆得七零八乱。上图的这栋大楼不只是商品房还是安置房,若是安置房的话想来河包镇的居民有福可享了,若是商品房不烂尾,想来这家地产商还挺牛的。但愿吧,河包镇未来会更好,河包古镇会得到更多人的认知,同时希望得到官方的认可。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宠物医疗技术和动物医学啥区别

齐白石最擅长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