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珠茶品鉴网

印章文化:金石华彩,知白守黑的千年传承

05-25

印章文化:金石华彩,知白守黑的千年传承

提起印章,今天我们依然在使用,在收藏界而言,印章可谓是文房清供中的"翘楚"。起初,印章代表相互间的诚信,用于商业交往。发展到后来,就成了代表政府官员诚信权威的标志。根据史书的记载,到了汉朝的时候,印章就成为文房清供中重要的一员,成为文人鉴赏的珍品,而发展到现在,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作品,都少不了印章的参与。发展到今天,印章的内涵更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收藏界的"名印"

在我国故宫博物馆,收藏了多个印章,相信对于大多数收藏者而言,印象非常最深刻的还要数清朝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时地方上进贡来的一个印章:

这组印章共120方,材质基本都是青田石的,造型各异,方的、圆的、葫芦形的,各种式样。雕刻上,今阴刻的、阳刻的都有。这120方印章,每个所上面都刻有一句祝寿的话,每一句话里都带着寿字,每个寿字都有不同的刻法。且不说雕工、材料,现在能说出120句带寿字句子的文人、书家都不多了,所以这组印章无形中就成了文化孤品,收藏价值极高,经济价值更难以估算。

在判断印章价值上,首先要看制造印章的石材,丰富而又稀缺的石材制造印章的成本往往比较高。在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中专门组曾经鉴定过一方田黄薄意印章,其质地虽然不是极品,也算是上品,当时专家组给出了一个70万的参考价格,认为绝产了的好东西就应该看好它的价值。这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后来有人经常会讨论鉴宝专家们是不是给的太高了。其实就这件事情来说,专家们在演播室那么短的时间内做一个鉴定,当时考虑的虽然可能有些不太成熟,但是由于田黄石太稀缺了,所以这个价格并不离谱,专家组给出的价格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玩印先会"辨石"

文人赏玩的印章种类比较丰富,但大都是用石材刻制的,所以认识印章,也必须从石材开始。

传统的印章,多取材青田石和寿山石,高级的选用田黄石、鸡血石或者玉石。其中以田黄石和鸡血石最为珍贵,也广为造假者所伪造,市场上鲜有真品。青田石和寿山石种繁多,大约为几十种到上百种。石性各异,与之对应的仿造手法也很多。

辨石有方法。辨析印石,首先要掌握相关知识。比如收藏青田石印章,就得对青田石的种类、石性、分布地区、存世量有个大概的甚至详细的认识,这样才可以展开相关收藏,懂行的收藏者都知道:

  1. 青田石产自浙江省青田县;
  2. 鸡血石分别产自浙江临安市昌化区上溪乡邵家村和内蒙古赤峰地区巴林右旗
  3. 田黄石产自福建福州市寿山。

造假者往往以相近石区或者相近石质的石材冒充,比如寿山石和田黄石产区相临,二石有相似之处,造假者就常常以较为廉价的白寿山或者黄寿山冒充田黄石。

三羊开泰纽田黄石方章(清)

按传统说法,从质地上看,石有"六德三殿"。"六德"是细、温、润、洁、膩、凝,"三贱"为粗、松、脆。六德三殿之说最初用于说明田黄石的质地,现在也可应用于品评其他即石的石质。具六德者为上品具三至五德者,为中品具一二德者,为下品德不具,印石则不入品。看一块石头是不是具备石德,不能只依字面的意思凭空琢磨,还需要经手一些相关的真实材质,要不就是纸上谈兵,遇到上当的机会,自己会主动吃药交学费的。

由此就引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多看多上手。要多观察印石的着色、花纹形态,感受一下硬度、燥润、轻重、粗细。不同的石材组成的化学物质是不同的,成因也不同,因此这会形成不同的花纹以及特性。笼统掌握一种石料的特性,就可以大致分辨这一类印章的好坏。

印章上"刀的吟唱"

当然,如果想做一个成功的印章收藏者,自己也必须懂得印章的刻法,试着刻过些石头,这样才能够真切体会到石质,掌握它的物理特性。

有了这个经验,你才可以拿到一块石材,马上就能看出它是否适合做印章,拿到一个印章后就可以看出它是不是精品。其他种类的非石印材,比如说木、竹、瓷等,因为相对较容易找到,所以除非其上面追加了很高的文化价值.一般价格都不会很高,形不成收藏气候。

雕工也是关键所在印石都需要经过雕刻才能成为印章。印章的離刻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印文的雕刻,一是印纽的雕刻。我们曾说竹木牙角器是一半工,一半料,印章也基本如此。如果材质一般,雕工好,有名人款识,其收藏价值就会比较高。古人的雕工惟妙惟肖,近世或者当代的仿者或雕工不及古人,或文化熏陶多有不够,所以照猫画虎,形似而神散,要么就是臆造很多东西唬人,要么干脆机雕。

  • 雕工与鉴赏

中国封建时代充满了等级制度气息,很多印章的表面材质决定印章的"身份"。皇帝的印章是玉做的,而一些高级官员是金的或者银的,根据等级的不同,下级官员还有用铜和木头以及铁的印章,每一个印章的材质都决定一种等级传统。

表现在印纽上是,龙形组是皇家专用的,官宦用兽形组,一般文人雅士则无组,或者用瓦纽、博古组、桥组把纽,相对比较素雅。

一位收藏爱好者拿来一枚古印给专家鉴定。该印豹组,白芙蓉材质,算是收藏中的正品。可是一看底款,专家们还是看出了一些端倪。该印的款是"嘉庆藏玺",且不说这个印文有没有、合适不合适,但和这个印组进行搭配就有疑问:皇帝怎么可以轻易屈尊和一般的武将官宦一起用兽组的印章呢?这是不合规矩的。另外,看印组,不仅要看雕刻的形象,还要看雕工,因此这个雕工影响了这个印章的价值。

印章的灵魂—篆刻

印章展现给人们最美的艺术气息就是篆刻,在印章上刻字这个过程就是印章中的核心灵魂。

常见的雕刻刀法有冲刀法与切刀法:

  • 明朝安徽人汪关创冲刀之法,用该法刻出的线条稳健挺拔,圆美流畅。该法后来成为皖派印家的惯用刀法。
  • 同时期印家朱简则创立了切刀法。此法刻出的印文线条毛茬多,显得古朴凝重。切刀法后为浙派印凤的主要特征。
  • 后来还出现了一种冲切兼用的刀法,兼取二者的长处而具体到每个治印大师,又有自己独特刀法。

印章文字有朱文和白文之分。除了印面上要刻字外,即使侧面或上端也经常刻一些纪念性文字,叫边款。阴文叫款,阳文称识。无论是边款,还是印款,其书法要合乎书法艺术的基本规律。朱白分布,要文字、笔画疏密得当,布局巧妙,平衡感好。近代以来著名的治印大师有邓石如、吴昌硕、齐白石等人。

印款影响印章价值

除了雕工能看出印章的灵魂,还必须考虑印款。

玩文房条项、带不带款、价钱往往要差许多。鉴文房用具的款分两部分,一是作者款;二是鉴赏款。这两种款都很重要:作者款是基础、鉴赏款是加分、一件文房如有作者款、又有鉴赏款、来历清清楚楚,再加上保存好、做工好、它就能得满分、自然价值就低不了。

收藏有来头的作品、比如涉及某个刻名家,一定要对该人有个比较详细的认识。对于不知名的,或者没有署名的不易查证的印章,则看底款的刀法如何,字体是否美观流畅章法是否严谨合乎规范,边款和底款的搭配是否得当,边款刻的是否自然爽利。

另外,搞印章收藏,必须得懂篆文,如果连印文都看不懂,收藏者就很难辨别印章的真假,更遑论鉴赏。所以,有收藏印章的高手说,谁要是没读过《说文解字》就敢收藏印章,那一定会惨遭欺骗。此外,想要鉴定印款,还需要对书法有一定了解。

印章最美的地方是它们的包浆。如果只是印材好,是当代的作就没的说了,看准了就收。要是老物件,因为被经常把玩,所以包浆必然莹润可爱生动而有宝光,不似新品冷硬,这样的印章拿在手中,你就好比把文化的结晶放在手里,你能感到文字的温度,书法的细腻,还有中国文化的质感。

印章文化是少数延续至今的文化,现在很多场合一些企业和个人还需要用印章去"亮明身份",但是现在的印章却少了艺术气息,显得有些古板了。也许传统印章艺术不该这样离我们远去,现代印章不该丢掉老祖宗的"魂",让我们一起守护印章文化吧。

和田羊脂白玉和和田白玉的区别

钓鱼饵加上藿香正气水是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