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珠茶品鉴网

俞莹与清代红丝石砚山的传奇故事

01-12

俞莹与清代红丝石砚山的传奇故事


清代红丝石砚山

俞莹

沪上媒体人,赏石文化学者


砚山,是古代案几赏石最早的一种样式,创制于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后主,一般取其自然平底、峰峦起伏而又有天然砚池(有的是雕琢修治过)的奇石,作为砚台的别裁,一般大不盈尺,不但供赏,而且供用,受到文人雅士的喜好,历代传世不绝。一直到清代后期,才渐渐退出人们视线。


清代红丝石砚山正面 拨云轩藏品


这方清代红丝石砚山(长16公分,高10公分,宽9公分。拨云轩藏),应该是红丝石中的子岩原璞,整体呈黄褐色,底部未经切割打磨,四面可观,整体造型呈横岳状,中间一峰突兀,下有一处洞天,左边棱角凸起,后面皴理皱襞分明,一条白筋从上到下贯通,仿佛瀑布白练,上面平坦处开有长方形和圆形两处砚池,打磨过的砚池可以明显看到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红丝纹。砚池明显有使用痕迹。此外,整个石体包浆自然,岁月痕迹明显。


一般砚山的砚池,大多是带有象征意味,主要供赏,并不供用,这可能与石质有关。古代砚山,多见灵璧石、英石一类,但这类石质比较坚硬,并不发墨,最多只是下墨而已,所以基本不作使用。但红丝石却是一种非常好的砚材,它产自山东青州黑山,属泥质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及云母、石英铁质等,硬度在4度以上,石质细腻致密,发墨如油,是鲁砚的代表,自晋至唐,一直被列为诸砚之首,声名超过端砚、歙砚。它之所以适于制砚,据宋代唐彦猷《砚录》载:“以墨试之,其异于他石者有三:渍水有液出,手拭如膏,一也;常有膏润浮泛,墨色相凝如漆,二也;匣中有如雨露,三也。”只是到了宋末,红丝石资源日渐枯竭,一度失传,声名不再。乾隆四十三年,清宫编《西清砚谱》收入了三方红丝砚,一方红丝石鹦鹉砚留有乾隆御制诗;“鸿渐不羡用为仪,石亦能言制亦奇。疑是祢衡成赋后,镂肝吐出一丝丝。”直到20世纪中后叶,红丝石才被重新挖掘,但矿藏有限,开采难度大。近些年又在青州市西南山区发现了新的红丝石矿脉,名石重光。


清代红丝石砚山背面 拨云轩藏品


这方红丝石砚山正面的平坦处,是娟秀的行书刻铭“神与物游”,下面是小楷“庚午秋月,次屏王之翰存并题于凝香书室”,印款“之翰”。王之翰(1819—1884),字次屏,号湘筠,清末教育家、书法家,山东潍县(今潍坊)人。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工诗词,精书法,小楷尤妙,山东临沂博物馆珍藏有王之翰蝇头小楷《千字文》后半部。他因连遭亲丧退仕之后,教授生徒多年,主讲顺德龙冈书院、广平清辉书院、济南泺源书院等,造就人才颇多,为光绪二年丙子(1876)恩科状元曹鸿勋之师。王之翰写有《九九消寒歌》七言绝句,描摹冬日数九中的自然景色和农家生活,在当地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庚午,当为同治九年(1870年),王之翰时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清代红丝石砚山上部俯瞰 拨云轩藏品


所谓“神与物游”,源自晋代刘勰著名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神思”篇:“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讲的是文章写作需要构思奇妙,使得作者的精神与外物一起互动。也是在“神思”篇中,刘勰还指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具体到这方砚山,当时红丝石其实已经是非常罕见了,尤其是自然造型的砚山更是弥足珍贵。面对这方自然景观的浓缩,又是出自故乡的历史名石,王之翰似乎睹石生情,情不自禁。



清代红丝石砚山底部 拨云轩藏品


这方红丝石砚山得之于友朋相送还是市肆所购,是旧传古石还是新坑之石,皆不得而知。王之翰的事迹虽然流传有序,但是,这方砚山透露出的另外一个信息却似乎未见记载,即他的书斋名称“凝香书室”。所谓以物证史,弥足珍贵。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特别鸣谢汇石融通公号支持

浮漂型号吃铅量对照表

和田玉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