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境内的青州的黑山与临朐的老崖崮,出产红丝石,其色如晚霞、刷发如丝、丝如鸡血,故名,历代采石制砚者不断。西晋张华撰的《博物志》中有:“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由此可以证明,红丝砚的制作最晚从西晋已经开始,至今最少也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唐朝对红丝砚已非常推崇。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喜用红丝砚。他在《论砚》中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192年在青州曾出土一方唐代红丝砚(现存山东省博物馆〉,是箕形砚;后陆续出土和传世的唐代红丝砚,基本以履式、簸箕式、莲蓬式等为主,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匠很讲究以形施艺,制砚特点简洁明了。宋代是红丝砚制作的兴盛和繁荣时期。宋欧阳修《砚谱》云“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宋苏易简《文房四谱》曰“天下名砚四十余品,以青州黑山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为第二,歇州龙尾石为第三”等等,都对红丝砚给予了高度评价。历代文化名人对红丝砚的推崇,不仅奠定了红丝砚的历史地位,也从侧面证明了工匠美仑美奂的制砚工艺。
把红丝石制成砚台需要进行一系列工艺。首先准备制砚的主要工具有:红丝石原料、锤头、凿子、铅笔、磨石、刻刀、玉米骨头、豆秸、谷秸、丝绸、筷子、棉花等。最好的砚石部分留作墨堂,鉴赏石品花纹亦放在墨堂部分(石眼除外),经过采石、维料、设计、起名、雕刻、磨光和配盒,制成以实用为主观赏性强的历史名砚。采石、开采砚石是制作砚的重要一环,经制砚高手制作,可以出产精品和珍品。因红丝砚大多不抗震,砚石开采至今仍以手工开采为主,不能以机械代替,因此采石工必须掌握砚石生长的规律,顺其自然,按部就班,从接缝处下凿,尽量保全砚材的完整。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作砚材,经过筛选后再将其分好等级,特别好的纯净无瑕者为特级,稍次者为甲级,再次者为乙级。将有瑕疵、裂痕、烂石、石皮等去掉,剩下“石肉”,就作为砚之材料。砚材做好后,首先要进行设计,设计要根据石的形状、石的纹理、石的颜色、石眼分布等,因石构图。
雕刻是制砚过程中极其巧妙精细和重要的工序。首先要选上等精质好刀料,再按大、中、小各个规格,打造刀具。工匠将石材用刀具和锤打造成砚的丕胎,进行雕刻。雕刻一般用刻刀进行阴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通雕等手法,现在又有透雕,这些雕刻手法或单一或并用,完全因材施艺,使砚石的天然品质得以完美体现。然后用磨石加幼河沙粗磨,磨去凿口刀路,需平整的部位用大刻刀将其刮平,用滑石打磨。然后再用玉米骨摩擦至光滑。玉米剥去粒后的芯,当地人叫“棒槌骨头”。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制砚匠人发现它既具摩擦力,又较为柔软,不会在磨光过程中留下划痕,反而可以将磨石的细小痕迹消除殆尽。
于是,红丝砚上面积较大部分就用玉米骨作为磨光材料,如墨堂部分。同时砚台的边边角角和细微之处,则采用豆秸与谷梧;因玉米骨的外径较大,其细微部位难以得心应手进行磨光处理,于是改用豆秸或谷秸做表面的线性摩擦。豆秸与谷秸特质与玉米骨相仿,均是既具摩擦力,又比红丝石石材硬度低,所以是最为理想的磨光材料。最后再采用棉花和丝绸进行抛光,精心反复摩擦;其细小部分用接子裹入丝绸或棉花,轻轻打磨,直至将红丝石砚的亮度与光感全部挖掘出来,使其细腻滑润、线条清晰,更加起伏分明、玲珑浮突。
红丝砚雕刻完毕,必须配上名贵的木盒。一般用硬木制作,这样既避免与砚碰撞造成损伤,又不燥砚,还可以防尘、使墨汁不易蒸发。同时,砚盒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装饰品。砚盒的用料很讲究,名贵的甚至用紫檀、酸枝、楠木等硬木。砚盒的造型一般按砚石形状而定。总之,配好盒后的红丝砚更显古朴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