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勇
舒城地处大别山东麓,以产“舒绿”和“舒城小兰花”而素负盛名。作为历史名茶,“舒城小兰花”更以其天然的兰花香享誉全国。
舒城古属舒、庐二州,早在唐宋时代产茶即有盛名,并被列为贡品。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土贡中列有茶的共十七州,有……庐州。”《建炎杂记》载:“庐,有舒城王同茶场。”《宋史·食货志》、《梦溪笔谈》以及舒城地方志都记有舒城茶叶的产销情况。“舒城兰花”创制于明清年间,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舒城县志》载:“茶,出晓天主薄园、毛坦厂。”我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著《安徽茶经》载:“传说在清代以前,当地的士、绅阶层极为讲究兰花茶生产。”由他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制茶学》中阐明,兰花茶与碧螺春、猴魁、火青、瓜片、大方、铁观音等名茶同在清代创制。据此,兰花茶迄今至少已近200年历史。兰花茶因何得名,有很多传说,一说在清代年间,白桑园有一名叫兰花的姑娘,炒制的茶叶香味突出,形似兰花,山东茶商十分喜爱,并决定以高价包收。而后,姑娘拼命地日夜兼制,终因劳累过度而身亡,当地人为了纪念她而将此茶取名为兰花茶;另一说法,清代末年,在磨子潭黄家湾有一茶农叫沈兴余,所制茶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深得桐城茶行老板郑国英赞赏,以后就被称为兰花茶而传开。由此来看,兰花茶的名称主要是由其“外形芽叶相连似整朵兰花,内质具有幽雅的兰花香”的品质特征而得。
兰花茶的产地,除舒城外,六安、霍山、庐江、桐城等县也有生产,但舒城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民国初年,磨子潭等地的兰花茶不仅名气大,而且卖价高,上等的每斤兑银元一块半(可换大米4斗5升或17斤红糖),故生产一直很旺。
舒城西南绵延百余公里茶区群山起伏,海拔多在400—800米之间,素有“小黄山”之称的“万佛山”和青山环抱、烟波浩渺的“万佛湖”都坐落于此,终年云雾缭绕。从产茶区域来分,舒城是江北茶区的北缘地带,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从茶树生化角度来说,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新梢氨基酸、咖啡碱等某些香气、滋味物质的合成和积累;从栽培方面看,县内茶园大多分布在林木葱茏、空气湿度大、慢射光较多、土壤富含腐殖质的山坡地块,加之茶农有在茶园施用饼肥,有的还在茶树周围栽植兰草。因而,茶芽肥壮、多汁、持嫩性强、带有自然的兰花香。
兰花茶的采制工艺也是极为考究的。清明至谷雨两边采摘的为上品,谷雨至立夏边的为中品与下品,立夏边后一般就不宜制作兰花茶。制作兰花茶的鲜叶要经过严格的拣剔,使大小老嫩均匀一致。炒制兰花茶,先是采用特制的竹丝帚在茶锅中杀青,形成翠绿的色泽和自然舒展的外形,再用烘斗在木炭火上分次烘焙,促进香味的形成。据调查,一个技术熟练的茶农,一昼夜只能采制兰花1公斤左右。每到春季,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白天上山采茶,夜晚掌灯炒制,可谓千辛万苦。
兰花茶属特种烘青绿茶。其品质特征是:外开芽叶相连成朵,自然舒展,色泽翠绿显毫,冲泡后如兰花初放,枝枝立于杯中,带兰花清香,俗称“热气上冒一枝香”,茶汤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成朵,叶质厚实耐泡。兰花茶依产地可分为内山茶和外山茶,县内著名的茶山就有十余处。兰花茶依类型有大兰花和小兰花之分。大兰花口味厚重,耐泡,人称“头开扑鼻香,二开刚来汤,三开才出汁,四开五开正好喝”;小兰花外形小巧,清香宜人,其又可分为特、一、二、三等级别。
我们相信,香味突出的舒城兰花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也一定会给老区人民带来一条致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