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木刻有着极光辉的成就,但中国的现代木刻版画却只有三十年的历史。中国的现代木刻是由于革命的需要,在党的 领导和鲁迅的提倡扶植和进步木刻家的努力而产生发展起来的。1929年初,鲁迅开始把外国的进步木刻介绍到我国,1931年8月,鲁迅为了帮助青年們学习木刻,举办了“暑期木刻讲习会”,从此学习木刻的人日益增多,他們纷纷組织起木刻团体,参加当时的左翼文艺活动,于是形成了中国现代木刻运动。
从1931年到1937年,可以說是现代木刻的童年时期。当时在上海的木刻作者組织了木刻团体,从事創作、研究、展覽和出版等工作。他們的作品經常发表在各种进步刊物上面。那些尖銳地反映民族危机、救亡情绪。阶极矛盾和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的作品,自然引起了反动派的不安,于是在白色恐怖下,木刻团体被破坏,展覽会被查封,刊物被沒收,有的作者被逮捕了。
但是,木刻运动已深深播下它的种子。1934年广州和北平又出现了木刻团体。这两个团体在1935年元旦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覽会”。这个充滿了抗日救亡气息的展覽会,在当时已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变成“特殊化”的北平展出后,井巡迥到其他城市,有力地鼓舞了广大观众抗日救亡的情绪。由于这次流动展覽的工作获得了人民群众广泛的支持,上海的木刻运动又活跃起来了。1936年夏,木刻工作者組成了“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覽会”,木刻在全国范圍内的发展更为广泛,較小的城市里也有木刻作者的足迹了。
这个时期的木刻艺术虽还幼稚,但它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与当时的革命运动紧密地结合着。木刻作者大多用粗獷的线条,有力的黑白对比,充滿热情的画面,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謀,刻划出我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苦难生活,表达和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日救亡的情绪和战斗的意志。
从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到1949年全国解放是中国现代木刻的壮大和成熟时期。这个时期的木刻发展分成解放区的和国民党统治区的两个部分。解放区的木刻工作者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經过改造和锻炼,迅速地成长起来。他們开始摸索着广大人民所喜聞乐見的艺术形式,有計划地把作品编成墙报,送到市集、城镇 、部队以及其他公共場所去,張贴在工农群众的面前,倾听他們对作品的评論,然后加以分析研究,从中吸取經驗教訓,以改进自己的創作。他們学习民間水印的方法,創作出版了大量的木刻年画;他們又为报刊刻制连环木刻、漫画、题花等,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他們还刻制了无数傅单、标語,在敌后游击战中,设法散发到敌軍的营房里,或貼到敌人的碉堡上,以瓦解敌人的士气。在殘酷的敌后战争中,有些木刻作者光荣地牺牲了。延安当时是中国革命的司令台,也是解放区的文化中心。延安的木刻,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話》发表后,更显出了新的面貌。它們歌颂新社会的新人新事,深刻地反映了解放区的各项革命运动。这些作品由于具有新的感情和民族風格而受到人民普遍的欢迎。这时,国民党统治区的木刻运动,虽仍处于被迫害的状态,但木刻作者以“全国木刻协会”为中心,坚持过去的革命傅统,从事展覽、出版、和举办函授班等工作。那些富有战斗性的木刻作品虽然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严密统治之下,仍能透露出人民的呼声,并深入群众。1942年以后,国民党统治区的木刻作者,逐渐受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影响,及至抗战末期,当他們与延安方面交流作品,得以欣赏解放区的木刻之后,創作風格上起了很大的变化,积极而含有激昂情绪的作品代替了消极暴露的作品;明朗的色调代替了阴暗的画面;洋化的味道也为民族形式所代替了。在抗战胜利以后,木刻家更以作品积极参加了反内战、争取民主的各项革命运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随之而获得更大的发展。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木刻作者汇合起来,并有一批后起的新生力量,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努力从事新的創作,从此,木刻版画进入了新的繁荣阶段。
怒吼吧,中国(1935年)李桦作
团结就是力量(4947年国民党统治区)李桦作
保卫我们的祖国(1938年,解放区)马达作
到前线去(1932年)胡一川作
光荣参军(1947年,解放区)夏风作
人桥(1949年)古元作
向封建堡垒进军(1948年解放区)彦涵作
丰衣足食图(1944年,解放区)力群作
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1944年,解放区)古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