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珠茶品鉴网

中国:美玉的代名词

12-08

中国:美玉的代名词


玉,石之美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玉文化从石器时代一直绵延到今天。人们在发现玉石、创造各种各样精美玉器的同时,不断完善发展了古老而丰富的玉文化,而作为中国玉文化的物质基石,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各大玉石产地为玉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尤其以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辽宁岫岩玉、南阳独山玉最为著名,被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玉”。在四大名玉中,新疆和田玉因其独特的材质、悠久的历史,当之无愧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玉器种类。

先秦时期,屈原在他的《涉江》一诗中说:“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可见两千多年前中原人就已经发现了和田玉的存在,也证明了古老的丝绸之路其实并不是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而是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与西域进行了有限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雏形极有可能就是一条“玉石之路”。

《千字文》中说“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作为中国玉石的代表,新疆和田玉在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生活的人们生活就已经发现了玉石作为器具和装饰的作用,那时玉器的加工还主要以本地产彩石作为玉器原料,如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和台湾的卑南文化。然而,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出土的数十件和田玉玉器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关于前10000-前7000年),和田玉就已经来到了中原地区,并被华夏先民加工成了各种各样的器物,可见玉器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方面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中国最早的和田玉文物——辽宁查海玉匕)


在此后的数千年间,和田玉因其细腻的材质、绚丽的色彩而受到普遍青睐,不断地向新疆以外的地区传播和运输,成为贸易交换的主要商品,这其中大部分都向东传播到了中原地区,毕竟,比起喜爱金器的西方民族,中国人更能发现玉器的价值。在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和田玉,这也证明自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查海遗址以来,和田玉向中原的传输就一直没有断过。


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在贵族生活中的使用达到了高峰,也由此促进了中国玉器艺术的发展。在陕西西安的张家坡西周遗址、湖北随县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河北平山的战国时期中山王墓中,就出土了大量造型精美的和田玉玉器,如西周龙纹玉璜、战国勾连云纹玉灯。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西汉时期,在张骞通西域以后,东西方交往的丝绸之路被大规模打开,和田玉进一步涌入中原地区,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传世的玉器文物,如西安博物院所藏的西汉高足玉杯。


后来的魏晋时期,虽然中原地区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和田玉对中原地区的输出依然没有断绝,社会上层人士普遍佩戴和田玉,并大量以和田玉加工而成的玉器陪葬,甚至为了长生不老而服用和田白玉屑的,如西晋葛洪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阗白玉尤善。”

隋唐时期,中原王朝强盛的国力支持了丝绸之路的再度兴盛,也促进了和田玉的传播。玄奘从印度回国时途经天山南路,就见到了当地人开采和田玉的情况,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瞿萨旦那国(今新疆和田)产白玉、臀玉”,可见在此时,和田玉依然被大量开采。《旧唐书·西域传》记载:“于阗国出美玉。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由此可见,此时的和田地区与中原之间保持着直接的往来,除了政府间的朝贡贸易以外,主要是由粟特商人承担民间贸易。也是自唐朝开始,玉器的选料大多使用和田玉。

五代时期,西北地区陷入了民族割据的混乱局面,汉人归义军政权占据着瓜沙二州(今甘肃敦煌),吐蕃残部占据着鄯州(今青海西宁),西迁的回鹘人占据着甘州(今甘肃张掖)、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建立了甘州回鹘与西州回鹘政权,此外还有西域本地继续存在的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各大政权为了维持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往往在朝贡时向中原王朝进献和田玉,甚至兴起了一个专门的玉器贸易产业。

据《旧五代史·回鹘传》和《册府元龟》记载,仅在后唐同光二年至后周显德六年(924-959年)的三十余年间,甘州回鹘政权就向中原王朝进玉十六次,且动辄以数十、上百“团”计,而于阗国王李圣天甚至遣使贡玉千斤。为了进一步促进和田玉的传播,后周时期正式开放了和田玉的民间贸易。从此以后,和田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走向又一个高峰,这对于玉器由“贵族专享”变成“人人有之”具有重要意义。

到了北宋时期,中原地区使用和田玉的规模超过了唐代。据《宋史·于阗传》记载,西域于阗国经常向宋朝进贡和田玉,而民间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许多主要从事和田玉买卖的商贩,导致北宋人大量使用和田玉作为装饰或礼仪用品,以至于“国朝礼器及乘舆服饰多是于阗玉”。

与两宋同时期的辽、金两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由于与中原的长期交往,已经认识到了玉器的价值,因此继承并发展了汉人用玉的传统。不仅上层统治者沿用中原用玉的礼仪制度,普通人着装也可以使用玉片、玉带、玉环等装饰用品,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和田玉的继续输出。

到了元代,蒙古人征服了亚欧大陆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包括和田玉所在的新疆和田地区,因此此时的和田玉在开采上和传输上,都较之以往更加方便,使得元代玉器在继承宋辽金玉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并首次出现了多层镂空这样的加工工艺。当时,元帝国首都大都(今北京)的琢玉工匠很多,仅南城就有百余户聚居,他们生活在彰仪门外,世代从事碾玉加工,为朝廷的“磨玉局”工作。

明代,新疆地区先后属于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统治,中央朝廷虽然失去了对和田玉产地的直接控制,但通过朝贡贸易和民间运输,和田玉依然持续输出到内地。比如在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打算制作玉玺,当时就有一名西域商人从海上向明朝献上了一枚精美的和田玉。另据《明史·西域传》记载,永乐四年(1406年),吐鲁番万户赛因帖木尔向明朝进贡玉璞,此后西域各地政权时常向明朝进贡玉石,如于阗、撒马尔罕、别失八里、黑娄、把丹沙、哈密和吐鲁番,而进贡的玉材大都取自和田。


而明代人对于和田玉产地的了解也更甚一步,他们已经知道于阗“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仑山。土人夜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这与真实情况相差无几,这三条分别出产白玉、绿玉、黑玉的河流即今和田的玉龙喀什河、和田河和喀拉喀什河。

这一时期,在内地与西域的贸易中,玉石依然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之一,仅仅是由皇家内府亲自掌管的玉器店一年贩入北京的玉材就有五千斤。到了清代,中央政府先后平定准噶尔之乱与大小和卓之乱,将天山南北地区直接纳入管辖,和田玉的开采与贸易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玉器生产技术的提升。

乾隆皇帝非常喜爱和田玉,他命人雕琢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中国玉器中用料最多、器型最大、耗时最久、费用最高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之一。当时,新疆发现了一块重达万斤的巨型玉材,乾隆皇帝闻讯,命令将其运至内地,耗时三年,然后在扬州召集能工巧匠又耗时7年才终于雕刻完工。


数千年来,由于材质优等和品相良好,和田玉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加之其古老的开采历史,堪称中国的“国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篆刻的两方“北京奥运徽宝”,取自同一块没有瑕疵的新疆和田玉料,其中一方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作为奥运历史的永恒见证,另一方作为国家永久性文物则被珍藏于首都博物馆。而在《陕博日历2022·玉韫九州》一书中,就收录了不少传世的和田玉文物精品。

宠物粮加工设备一套得多少钱

阿拉斯加犬价格高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