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黄金村茶园。
春天,以茶之名
清明将至,春茶已上市。
阳羡雪芽、敬亭绿雪、邓村云雾……光听茶的名字,春天就很美好,让人想起如黛远山,想起山间腾起的雾。
茶,是湖南最长情的春天。
茶叶是湖南的天选之地。很少有人会认为湖南气候宜人,但对于茶树而言,这里却是一块气候、土壤、光照俱佳的生境。湖南地处茶树向北和向东扩散迁移的过渡地带,保存着许多进化程度不同的茶树种质资源,茶树在这里完成了足以影响未来的神奇演化。
湖南茶,是什么味道?
似乎并没有标准答案。地方性,是风物的奥秘所在。不同的山水,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口味的茶叶。
归根结底,是山的味道。
武陵、雪峰、南岭、南岳和洞庭丘陵都生长着固执而又野性十足的茶叶,塑造了山的味道和性格。白毛茶离不开九龙山,江华苦茶吃不消北方的低温,它的南界是长沙;黄金茶,离了保靖,也就失去了“一两黄金一两茶”的底气……
绿、白、黄、红、黑,茶叶五色,湖南一样不缺。三湘四水五彩茶,由此广为流传。茶叶在湖南,已是千亿级的大产业,其品类丰富程度和产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山脉一线变化,人间烟火各异。这个春天,跟我们一起“转山”去。
点击大图,查看“茶宇宙”
每一片茶都是湖南的山河气质
安化,天边茶园。 图/方署明
(横屏观看,效果更佳)
湖南全省122个县市区里,产茶区高达90多个,堪称茶的王国。湖南的茶区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左右的武陵、雪峰、南岭、南岳和洞庭湖区。不同的地理单元赋予了茶叶以不同的物质与文化滋养。
湖南的产茶区大致可分为环洞庭湖的平原与丘陵地带,以及组成湖南地理马蹄形结构的五条山脉。
一叶一世界,一片茶中,可见湖南的地理山河气质。
洞庭湖:茶叶大产区
环洞庭湖的湘北区域,有湖南最为平坦丰饶的土地。这里汇集了四水流域最为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湖南地理的宠儿。
洞庭湖是湘北产茶区的地理中心。湘北的茶叶多生长在湖区低矮的丘陵上,湖水蒸腾,滋润沃野,湘北是历史上传统的产茶大区。据记载,明清时期,长沙县高桥镇就有多达48家茶庄。
以长沙为代表的环洞庭湖江南丘陵,盛产绿茶,长沙绿茶即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其保护范围遍及除市区外的长望浏宁4县39个乡镇。岳阳滨湖地带则产黄茶,君山银针是其代表产品。半发酵的黄茶,对肠胃比绿茶更为温和。在距离大湖更遥远的宁乡和桃江,桃江竹叶、沩山毛尖则显现出湘北山地地理风貌的气质。
临湘,是湘北的极北之地。这里的黑茶,畅销于途径临湘的“中蒙俄万里茶道”。聂市、羊楼司,这些带有浓厚商业气息的古老地名,是当年茶道辉煌的有力证明。
湘北在茶文化里也独树一帜。宋代,澧州(今属常德)夹山寺圆悟克勤禅师禅茶一味观念的提出,把饮茶的境界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茶中有禅,禅中有茶,从此,茶与禅成为了一种生活和修行共融的方式。
武陵山:奇幻山水与“绿茶军团”
雪峰山以西,是“另一个湖南”。
跨越这个中国地理上的二级阶地分界线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风物的差异。茶叶,在此进入高山产区。海拔对于茶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高山出好茶,昼夜温差、山间雾雨、特异的土壤、丰沛且纯净的水系,诸多因素共同构造着湘西山区茶叶的优异品质。
这里是湖南有历史记载的最早产茶区。
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又有东晋裴渊的《坤元录》中记载:“辰州淑浦县西北三百五里无射山……山多茶树”。无射山在今泸溪、沅陵、古丈交界处。据此表明,在此期间湘西的大部分地区早已经成为盛产茶叶的地区,同时说明湖南早期茶区的形成,最初是在湘西武陵山脉一带后来经过移植才转向东南区。
湘西茶多以绿茶为主。绿茶,是炒制时保留了最多自然成分的茶叶品类。这样的方式,是对湘西山水的一种敬意。古丈毛尖、沅陵碣滩茶、保靖黄金茶、湘西黄金茶,湘西拥有一个堪称庞大的“绿茶军团”。
在湘西极北之地,还有桑植白茶。它同样属于最自然的制茶工艺之一。湘西风物,无须太多加工,保持其自然本色,便足以令世界惊叹。
南岭:保存茶树古老种质资源
自衡山以南,广泛意义上都可纳入大湘南的地理概念中。
这里是湘江流域的核心地带。从湘江源头的永州到中游的衡阳,湘南占据了湘江流域的核心地带。这片区域,也是湘江支流最为发达之处。罗霄山脉、南岭山脉、衡山山脉的水系在此汇流。这里是湖南传统的流域文明中心。
湘南最重要的地理界线是南岭。岭南岭北,是地理和文化上两个不同的世界。茶叶同时受到两者的影响,岭北湘南一带,茶叶独具湖南气质。这里大致分为以衡山和岭北为中心的两大产茶区。
文化上独具神性的衡山,茶叶也非同凡响。几乎所有的云雾茶都与名山相伴,自成独特口味与文化气质。南岳云雾茶、云雾毛尖、岳北大白,历来是绿茶中的传统优品。
位于岭北的郴州,山高林密。号称湖南小西藏的桂东,平均海拔超过900米,出产优质玲珑茶,沿桂东高地而下,资兴的狗脑贡、东江湖茶依海拔次序次分布在山湖间。
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南岭山脉,是地理上保存茶树古老种质资源的安全地带。江华苦茶就诞生于此。作为一个古老的珍贵茶树品种,它生长在绵延不绝、云雾缭绕的大瑶山之中。它遗传着云贵高原上茶树祖先的原始基因,属于古典的大叶茶类型。
雪峰山:黑茶输出中国文化力
湘中是黑茶的原产地。
这种口味浓烈、陈香延绵的重口味茶品,与神秘氤氲的湘中地理气质相得益彰。
常年云雾缭绕的大梅山是湘中的精魄。历史上巫风盛行、长年封闭的梅山地区的另一面,是这里丰富的茶树资源潜力,宋代开梅山,中央王朝的主要意图之一就是开发当地的茶叶资源,以保障朝廷的茶叶对外贸易。茶叶在历史上,一直是足以影响国运的战略物资。
黑茶的诞生,让这片地区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宋代甚至专门设置“茶商军”以保护产地的安全。黑茶打开的是西北的市场和贸易通道,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伴随着黑茶不断向边地和境外输出。
李时珍《本草纲目》里称其为“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这里的长沙铁色,指的就是安化黑茶。当时的安化隶属于长沙府管辖。渠江薄片、茯砖茶、千两茶,安化的黑茶不断地演化出新的品种。然而湘中不止有黑茶,雪峰山以东,也是绿茶的天然佳地。产自安化的安化松针、雪峰毛尖,产自邵阳的白马毛尖、都是绿茶中的上品。它们代表了中国地理二三级阶梯之间湖南茶叶的一种风味流派。
幕阜-罗霄山:最有烟火气息
湘东最大的地理坐标是幕阜-罗霄山脉。这也是湖南与江西茶产区的分界线。
作为湖南马蹄形地貌中的右侧屏障,这条山脉也是全省东部的高山集中区。山脉中的茶陵,是中国唯一以茶命名的县城。茶陵又得名于远古记录中就出现的茶山。这里虽不是茶树的原产地,却成为文化意义上茶的故乡。
湘东的茶,多产于炎陵深山区,工艺上红绿茶都有。这是湖南生物多样性极佳的山区,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之地。从科学角度看,这种多样性必然带来茶叶品种上更多的可能性。
湘北平江还有一种很特别的茶,叫烟茶。
平江是幕阜山脉里离长沙最近的深山区。平江县三市镇淡江村发现的清光绪十年石碑记载:“平江烟茶生幕阜与连云之间,上等茶谷雨前后采,煮捞揉捻凉爽后再烟焙,煎汤可医老病,烟茶而久产。”饮用烟茶是这里的历史风俗。
烟茶以用松烟熏制而成,入口有强烈的烟火气息。初尝可能会有点不适,多喝却很容易上瘾。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其它茶叶的新体验。在略感清冷的山水间,这种烟火气息与自然之间似乎有了一种气息上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