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珠茶品鉴网

石长青:焦墨画虾的领军人物

01-27

石长青:焦墨画虾的领军人物

红网时刻湘西1月27日讯(通讯员 向微)悠悠峒河,静静流淌,她默默地滋养着沿河两岸的人们,生生不息。被誉为“焦墨画虾第一人”的国宾礼艺术家石长青便长于此。数十年来,他在峒河边看虾、画虾,创作出了一幅幅灵动明快、笔墨传神的惊艳之作。如今,声名鹊起的他依然守着这条河流,一如往日,静谧谦和,笔耕不辍。

自幼酷爱绘画

石长青的父亲石绍兴是吉首寨阳人,曾先后在中央民族学院、南京林学院任教。1961年11月,石长青在江苏省南京市出生。后因父亲心系家乡,多次申请支边,并于1964年携家眷回到湘西。

回到湘西后,石长青一家便居住在峒河畔。

远离了繁华的大城市,来到偏远、贫瘠的小城镇,初时的石长青并不理解父母的决定,但这里山青水秀,特别是那条青悠悠的峒河,很快便令他欢快起来。

“父母一有空闲就会带着我去峒河边玩耍。”也是这时,石长青第一次见识到了大自然中的活虾。“原来河里的是这个样子”“它在水里是那样运动的”……

良好的家世传承,加上美丽的大自然,很快便令石长青展现出了对绘画的喜爱。“看见好看的东西,我就喜欢拿纸照着画。”认真观察、反复琢磨,久而久之,没有人教导的石长青竟也画得像模像样。

读一年级时,吉首地区举办了一场书画展,石长青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交了一幅作品,没想到竟然被州博物馆收藏了,这令石长青对绘画更是情有独钟。

山川河流、人物花鸟,初时的石长青均有猎涉,但在他画作中出现最多的,还是虾。小学五年级时,他便因一手画虾“绝活”被同学们戏称“虾王”。

因为经常在河边观看小鱼小虾,一次峒河涨水,他看到虾在滚滚洪水中逆流而上,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他的灵魂。也是从那时起,他决定以后只画虾。

誓言画出“活”虾

画虾,石长青并不是第一人。反之,从古至今,在中国的画虾史上,绘画大师的作品不少。而画虾画得最成功的,当数当代画家齐白石。

石长青第一次观看齐白石的作品时,正当不服输的年纪,“当时就觉得,齐老画的虾我也画得出来。”说画就画,他开始认真研究齐白石的作品。“看了齐老的不少画作后,我觉得他笔下的虾跟我平时看到的不太一样。”石长青仔细琢磨,发现重点在虾的眼睛,“虾在游动时,眼睛有一层溥膜,是透明的。”想明白这点后,石长青便着重对虾的眼睛进行了创新,画完一对比,“果然显得更灵动一些。”

这件事对石长青的触动特别大。“艺术高于生活,但它一定是源于生活的。”事后总结,石长青认为,这跟所看到的虾的生存环境不无关系。“一般大家看到的虾,多是盛在盆里、缸里的,空间有限,虾的活动也受限。而我看到的虾,是生活在大自然里的,它们有着更旺盛的生命力。”

为了画好虾,石长青开始了漫长的观察之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带上大小不一的放大镜去峒河边。“虾有不同,有黑的、有透明的、有半透明的……”“虾在前进时,特别灵动。”“它从远方游来,人看到的只有虾头……”为了看虾,他可以在骄阳下一蹲就是几小时,也可以在河里一泡就是一天。而在看虾的过程中,他还成功救过3位落水的市民。

日积月累,虾成了石长青生活中最亲密、最熟悉的朋友。“你们知道虾的心脏在哪吗?”他指着作品中一只虾的身躯某处告诉记者,“就在这下面,是透明的。”

与“虾”相伴的日子是清贫的。1979年参加工作时,石长清每月工资只有28.5元,这笔费用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要挤出一部分购买笔墨纸砚。因此,他家常见的主食就是面条和馒头。为了节约出笔墨纸张钱,石长清的晚餐往往就是一碗光头面(只放油和盐)。

但因为爱“虾”,石长清却甘之如饴。每次创作,他都会陷入忘我的境地,以至于废寝忘食、昼夜不分,为此还闹过不少笑话。一次创作到了半夜,他发觉饿了,于是拿了个馒头边啃边想,哪知突然来了灵感,他便顺手拿起馒头沾墨作画。还有一次,创作中因口渴他错把洗笔水当茶水喝。而每当创作有了新的突破,石长青又会喜不自胜,每每此时,他会点上一根烟,静静地欣赏自己的作品,有时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

有人说,“有想获得什么,就看你付出什么。”数十年的坚持,虾在石长青的画中“活”了起来。

焦墨画虾第一人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水墨画虾在中国的传统绘画技艺中已经到达了极致。石长青坦言自己血脉里有着执着的基因,“艺术只有创新和发展才具备生命力。”为此,他一直在苦苦探索。

水墨画,顾名思义,即在作画时,所用的墨须与水进行一定比例的勾兑。一次,石长青在同友人切搓画技时,不小心将水放少了,画出的虾笔墨比往日要浓烈,友人见了叫道:“能不能再浓一点!”石长青突发奇想,干脆直接用墨作画,画出的虾果然与往日大为不同。

这为石长青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画虾之路。但其中的艰难也不言而喻。

首先,焦墨作画,这被称之为“等于把自己逼到绝路上找活路。”放眼当今画坛,敢用焦墨作画者寥寥无几。其次,他需要摒弃多年的水墨画习惯。焦墨作画,讲究一气呵成。从构图到走笔,他如新手上路,反复琢磨、反复练习,不知耗废了多少笔墨纸张,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他终于成为了一代焦墨画虾大师。

在石长青的工作室里,记者亲眼目睹了他的创作过程。铺纸、沾墨,静默两秒后,挥毫运笔,几分钟后,一幅《老伴》便完成了,但见画中一对虾活灵活现,情趣盎然,正齐头并游,相依相伴。

翻看石长青的作品,他笔下的虾黑白分明、虚实相间、刚柔并济、线条流畅,每一只虾都栩栩如生。更可贵的是,他笔下的虾灵动有神、充满活力。

石长青的画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他画虾从不画尾,这缘自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典故。“虾能屈能伸。在河里,它能修身养性,在海里它可搏海弄潮。而且虾属龙族,它生生不息、逆流而上,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正是基于此,他创作了《龙马精神》《九龙腾飞》《中国力量》等作品。

只要耕耘总会有收获,这些年来,石长青获得的大小奖项无数,据其友人介绍,论斤两足有百余斤重。他2020年创作的代表作《老伴》,被国家国宾礼特供(外事)管理中心收藏。而在所有的奖项中,石长青对三个荣誉特别重视,一是2017年6月3日,被中国时代风采组委会授予“中国时代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二是2018年10月1日,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人民书画家协会、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心评委会评选荣获“中国最具实力派艺术家”奖;三是2020年5月12日,被国宾礼文化市场保护委员会、国宾礼艺术鉴定评审委员会、国宾礼特供(外事)管理中心授予“中国国宾礼艺术家”荣誉称号。其作品曾作为国宾礼赠送给国际友人,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形象,这令他倍感自豪。

“艺术不能脱离群众,必须要为人民服务,必须有家国情怀。”石长青说。而他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诠释。如表现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夕阳红》;希望当下年轻人能珍惜感情的《相伴》;新冠疫情来袭后鼓励同胞的《众志成城》、表达祈福的《一帆风顺》……石长青的这份赤子之心不仅表现在其作品之中,更是付诸行动。这些年来,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先后捐赠画作3700多幅。

愿用一生致力于一件事,且把它做到极致,石长青一直在身体力行。即便取得今天的成就,他仍在努力,“活到老学到老。”他指着不同时期创作的两幅《老伴》给记者看,“后面这幅跟前面这幅是有不同的,因为我在观察中发现,虾在游动时它的这根须是从眼睛后部的位置伸出来的。”从画一只到画一群,石长青笔下的每一只虾都独具特色,这不仅体现在虾的千姿百态上,更在于他的不断创新上。他说,观察虾、画虾,是他毕生的追求。

波斯猫的眼睛图片

小叶紫檀怎么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