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钱币文章中我们讲到了五铢钱的总体概况,以及郡国五铢的特点,今天,我们将继续分析西汉时期不同帝王统治下,五铢钱的不同特点。
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禁废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造五铢。五铢钱的铸造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从这一点而言,上林三官五铢在质量上应优于郡国五铢。
总的来看,上林三官五铢钱形规整,加工精致,肉面平滑,周郭宽窄均匀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钱文字迹清晰,风格也较为统一,其“五”字交股缓曲,“铢”字“金”头有三角形、带翼矢镞形两种,“朱”部上笔方折,下笔基本为圆折。
汉昭帝在位时铸的五铢大小和武帝上林三官五铢相同,但重量略轻。从文字字形来看,字体修长是其最显著的特点。钱文“五”字两股交笔已渐变弯曲,两股末端有明显的收分;“铢”字“朱”部上笔较长且方折,“金”旁头部三角形,明显低于“朱”部。
汉宣帝五铢是两汉五铢中铸造最为精美的,其铸造工艺要比武、昭时期进步得多,以至于宣帝以后西汉诸帝所铸五铢无不以宣帝型五铢为标准加以铸行,这可能也就是西汉五铢钱币中宣帝型五铢发现最多的直接原因。
宣帝五铢钱形规整,肉面平滑光洁,钱币周郭较宽,钱文方整,笔画清晰,非常美观大方。其“五”字交股弯曲程度很大,中间两笔与上下横笔相接处略呈垂直状,有的稍向内收使“五”字上下看起来似两个对顶的炮弹。“铢”字“金”头较以前变小,呈矢镞形或等腰三角形,“朱”部方折,且稍高于“金”旁。有穿上横郭或穿下半星两种符号。
汉宣帝以后直至西汉末年五铢,与宣帝五铢区别不太大,一般来说,只是钱文“五”字较以前更为宽肥,仍形如两个相对的炮弹形。
此外,西汉后期的成帝、哀帝之世,由于社会矛盾尖锐,灾荒踵至,币制也随之混乱起来,人们纷纷磨锉钱币外郭取铜,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减轮五铢。减轮五铢的出现具有普遍性,在中原与南方都有大量发现。
那么,乱世之后,五铢钱又有什么样的新发展呢?关注我们,下期更新,或点击下方专栏,更多钱币知识,李海涛老师和你一起共同学习!
(部分图片及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