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来是一个无聊的命题,普洱茶没有几个概念可分说。伴随近20年的普洱茶热。普洱茶有必要在认识上进行重新区分,因为谎言和真实都会被历史记录下来,像西游记被记录下来一样,我们清楚的知道,西游记是小说而不是真实的历史,现代普洱茶却有可能把故事演绎成为谎言堆积的“真实”。
1,传统普洱茶的概念。
即边销于西藏牧区的,被藏民饮用的普洱茶。这是真正的普洱茶历史,事实上现在也存在于藏民的生活之中,所谓的酥油茶。
传统普洱茶,大部分是用来做酥油茶的配料,以混饮法的方式消费掉。
牦牛奶+炒酥+普洱茶=酥油茶。另一部分作为直接清饮茶使用,范围包括西藏、云南的部分地区和东南亚的香港。
虽然普洱茶的历史悠久,但从来没有在大陆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占据过主导地位,全国大部分地区在2000年以前,多数人根本没有听说过普洱茶,普洱茶的共性审美一般般。
2,现代普洱茶的概念
现代普洱茶,是我的个人概括,代表个人判断,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现代普洱茶。
既然没有,为何还要如此区分呢?
答:如果不区分开来,这段历史就有可能成为信史载入史册。而这段历史(2000年——今天),就是一部普洱茶的荒诞故事大全——完全建立在资本主导下的普洱茶的天方夜谭,并被几乎99%的人所认可。
简单列举如下:
普洱茶的分类系统是错的。
所谓的生、熟分类是谎言。
1生茶
2熟茶
世界上根本没有普洱熟茶,毫不客气的说,也根本没有什么生茶,概念全部错误。
真实客观描述:
生茶——历史上的滇青,即云南大叶种滇青,滇青就是绿茶,制茶工艺上的杀青、揉捻、晒干,区别仅仅是利用阳光暴晒的干燥方式,除此之外,和其他绿茶无二无别。
熟茶——香港1950年前后,港人模拟六堡茶的制作方式“独创”的港版六堡茶,香港人称为红汤普洱。
命名为红汤普洱,是为了区分非红汤普洱,不红汤的普洱茶也就是传统的普洱茶。
在香港,普洱茶的历史认知演变如下:
A,新普洱茶不红汤。
B,只有陈年的普洱茶,颜色才会转红(真陈年)
C,某款人造红汤普洱茶出现,可证此茶叶已经陈年。(熟普还不为人所知的早期)
D,陈年茶也就是年份老茶,年份论产生。
F,老茶值钱。(炒作之源)
G,茶叶圈炒作老茶的升值预期,并在茶叶圈达成“共识”,香港炒茶兴起,并风靡,随后蔓延到台湾一部分茶圈、文化圈,餐饮业的各种香港酒楼进军台湾,带去了普洱熟茶的酒楼饮茶文化。
H,红汤普洱茶既可以充老茶,也可以饮。
I,红汤普洱茶最初的目的,类似于古董做旧,绿茶洒水的熟普工艺由此而来——人工渥堆即人工使茶叶转红。
J,港人接受了这种渥堆的“陈”味,并在香港酒楼普及,普及的原因和大陆的饭店茶一样,要求茶水有色有味,颜色红浓、超级耐泡,价格低廉。
K,继而广东研发熟普茶,出口香港创汇。
L,随后云南借鉴广东技术,出口创汇。
下图,香港茶庄80年代手写海报。
云南大叶种的科学分类:
普洱熟茶——云南黑茶(新版标准)
下图即是铁证。
新标准出台直接打脸:普洱茶升值论、越陈越香论、普洱熟茶论(熟茶本质是云南的黑茶,在香港演绎成红汤普洱茶后,回传到云南,非云南所创)
综上,普洱茶的基本分类:生茶和熟茶是完全错误的,新标准是对历史错误认识的一种纠正,本人对此点赞。其实早就应该对普洱茶的基础分类做出明确清晰的界定,只是太晚了——生茶熟茶的错误认知,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普洱生茶的树龄论(茶树年份)、库存茶的各种奇葩期限论基本破产。古树茶概念被严重质疑。下面图片全部为了商业利益的营销推广而做的关于普洱茶的解释,这样的解释如天方夜谭一样荒诞。不得不佩服,解释的都成系统理论,蒙了不少人,蒙了20年。
为什么荒诞?
答:在传统普洱茶的概念里,这些知识通通都不存在,在云南甚至在昆明长期生活过的当地人,2000年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伪知识。
最好证明:问问班章村或者冰岛寨的土著茶农、或者问问云南茶科所的专家们,这些鬼编出来的伪知识,20年前听说过吗?
普洱茶的另外一个分类:
1,台地茶
2,古树茶
这又是人为编造出来的现代版云南绿茶故事,因为全世界的绿茶,无论炒青、烘青、晒青,都没有树龄论,没有任何一个茶企依靠茶树年龄判定茶叶优劣,说瞎话都不走脑子。
随意反证一下:比如现在鼓吹树龄300年的古树茶,在30年前,也就是270岁树龄的古树对吗?在30年前的1993年,有哪个茶企、哪个茶农、哪个茶叶专家、哪怕任何一个人,谁会把当年这个270年树龄的茶叶当古树神茶吹牛X,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行历史考证。包括1993年之前的学术论文,学术报告。
普洱茶鬼编的其他东西:
各种山头怪论,什么大树、小树、乔木论,通通都是无稽之谈。
近20年的现代普洱茶概念,为何编造出来?为何大肆宣传?为何无人质疑?为何与传统普洱茶概念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山没变、树没变,制茶工艺也没变。那么,是靠什么来支撑起这个我所谓的——现代普洱茶的概念?
我把近20年的普洱茶的荒诞逻辑所衍生出来的普洱茶,统称为现代普洱茶。
传统普洱茶是真的,现代普洱茶也是真的,但是现代普洱茶的“真”,完全是建立在商业谎言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豪华大厦。大厦的倒塌——茶叶崩盘只是早晚的事,其实普洱茶在2007年已经崩盘过一次了,有前科。
崩不崩盘根本不重要,在茶叶对立竞争的市场的历史的进程中,我很有把握说:普洱茶会逐步垃圾化、甚至穷人化,普洱茶是低成本的清饮茶,也是一个被历史淘汰的茶叶。
被淘汰者有两种形式:
1,奢侈品,需要大量的商业化宣传包装,包括文化的、学术的、历史的,但这些都是商业的。
2,垃圾品,因为他是逐步被历史淘汰者。
第1条,就是普洱茶近20年的一切行为所要达成的目的和手段的综合,也可以称为造神运动。
淘汰垃圾茶的,不是市场,也不是哪个人,而是茶叶自身,这句话,有人懂吗?
反之,普洱茶的绿茶化——新工艺普洱茶的产生,也不是市场,也不是哪个人,而是普洱茶自身——表面强大的无生命力茶叶。
一切皆在流变,游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