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关于篆刻系列文章中的一篇,主旨是介绍篆刻史中篆刻的起源问题,对于初学篆刻者的价值在于知道篆刻的发源,对于文化爱好者则在于对中国灿烂的远古文化,从篆刻发展的特别视角,再次审视。
先说两个概念的区别:
1、印章:中国印章的历史较早,距今大约有3000年左右,它是实用范畴的,其目的在于实用,创作者是工匠,是工艺制作;
2、篆刻:中国篆刻的历史晚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艺术性质的篆刻萌发于宋元时期,其目的在于艺术,创作者是文人,是艺术创作。
所有的篆刻作品都是印章,而并不是所有的印章都是篆刻。尽管印章中有一部分也有很多的审美因素,但基本还是实用;篆刻作品可能有实用价值,例如藏书、名印等,但基本还是艺术。
白话一点说,最早的印章大抵等同于现在的普通印章,像银行印鉴一样的,其功能在于取信;后来发展出来的篆刻其主要功能是为了艺术欣赏,多用于书画钤印或篆刻展览及篆刻收藏。
但篆刻是从印章发展来的,因此,要研究和学习篆刻,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印章开始学起,因此,我打算从这一篇以后,穿插在技法的文章内,讲一些相关的篆刻史的内容,今天是第一篇。
提到中国印章的发源史,不得不提“三方商玺”,诺,就是下面这三方印章:
别问我印文是什么,因为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专家的说法让大家认可,我们估且依照依照篆刻界公认的说法分别称它们为:“囗形玺、田形玺、亚型玺”,很显然,这是根据它们的外形来定的名字,关于他们的释文,各有说辞,我们不去深究了,我们只需要了解:
1、这三方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曾定都这里);
2、这三方玺没有完整的出土记录,据说是从古董商那里收买来的,流传有绪,应当可信;
3、田、亚两玺至今仍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囗形玺,据说已经遗失;
4、这三方玺是中国印章的发源,也就是篆刻艺术的发源(因为篆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印章。)。
因为这三方玺存在争议(那个被称为篆刻鼻祖的吾衍就认为“三代时却无印”),中国印章是否起源于商代,还没有确定,还需要以后不断的考古发现来证明,但从实际历史来推断,我的观点很清楚地支持商代存在印玺,理由大致如下:
秦汉印以前的战国玺是公认的,也有大量的出土印玺作为实物来证明,战国玺是有历史可考的印章发源时期,我们可以很容易推断出来,成熟的战国玺一定经过了非常漫长的发展完善时期,不可能凭空就成熟起来,也不可能凭空就出来了大量的印玺作品,其漫长的积累期,一定在春秋以前,周以前,商玺的实物证明很有佐证价值。
更何况,还有另一个证据,就是1998年河南安阳市水利局院内出土的一方铜质玺印,如图:这方玺印应当是兽纹印,但具体是什么兽纹,没有定论,但这方印在安阳的考古所里放着,是大陆可见的实物,可惜的也是没有出土记录,倘有记录,商代有印章基本可成定论。
当然,不仅我这样说,明代的甘旸在他的《集古印正》自序里也这样说:“夫印始于三代,盛于秦汉”,可惜,三代的面太宽了,夏、商、周,到底在哪一代,没有确说,后面的论证方法是从《周书》里的几句话里论证的,没有实物验证。
与他同时代的朱简也在《印章要论》里斩钉截铁地认为:“印始于商周,盛于汉,沿于晋,滥觞于六朝”。他的考古好像有点价值,但可惜的也是没有指明,是商,还是周。
好了,不管如何,做为一个篆刻爱好者,知道这些也很有意思,至少别人问起来,篆刻啥时候开始起源的,我们可以从容地跟他说,有“商玺说”,这一回事儿。
(【老李刻堂】之28,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