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本设色 120.8×167.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窠石平远图》是北宋画家郭熙晚年的巨幅画作,描绘的是北方深秋田野清幽辽阔的景色。
画面近景,溪水清浅,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殆尽,有的画出老叶,用淡墨渲染。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是一派深秋的景象。此图取"平远"法,凭纵深的空间距离,以呈现开阔的画面。
《窠石平远图》局部赏析
此卷图绘深秋之旷野,一条曲折的小河分割平坡,坡旁有几块圆形巨石立于水中,而坡上则树木密集,多枯树虬枝,形似“蟹爪”。郭熙将这种带有北宋山水画标志意义的圆曲坚挺的线条美发挥到了极致。相比《早春图》之“蟹爪枝”姿态单一而疏落,此图较多变化,或树身虬曲,细枝向下,藤蔓缠身;或树身挺直,细枝向上,密集而错落,爽利坚挺,显现其晚年笔墨愈益老辣放纵。
而树叶或阔笔渍点,或细笔双勾,又填以赭[zhě]红,映衬秋色,这在郭熙传世作品中也不多见。窠石依然以粗笔勾廓,以破笔似“卷云”扫出大致结构,淡墨渲染,形似“鬼脸”。远山也只是略加勾皴,比之《早春图》似更简洁,更注重淡墨的层层渲染,益增清幽旷远之感。
在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中,主张深入真山实水作观察体验为创作的先决条件。在深入实际体察时,他采用了对比的观察方法。《窠石平远图》画的是北方的深秋。从对比观察中,他体会到“西北之山多浑厚”,“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画中的窠石和远山正体现了这些特点。
窠石用卷云皴法,以表现北方山水的浑厚和磅礴,是郭熙的创造。而秋天,他的感受是“秋山明净而如妆”,“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画中没有萧瑟和悲凉,从构图的气势,用笔的利爽,给人以肃穆、庄重、清神的美感。特别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鲜,不激不怒,且清且浅,与历历的窠石相联系,给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觉。这一深秋景色富于神韵,是一般画家难以察觉和表现得出的。
中国山水画取景构图的“三远”法则是郭熙首先总结出来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窠石平远图》标明了所采用的是“平远”法。郭熙解释说:“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中取景,视平线在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平视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层次分明,表现出纵深的空间距离,全图以水墨为主,略施淡赭色烘染,境界阔大,气势雄壮,用笔硬劲而秀俊,全图情景交融,出神入化, 显示出画家的晚年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画深秋清旷之景,神韵独绝。树石画法与郭熙《早春图》相似。但细部描画较简略。
画幅左侧作者自署“窠石平远四字图名及“元丰戊午年郭熙画”款识,可知此图作于北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为郭熙晚年作品。款下面钤“郭熙印章”方印。是图曾经元、明人收藏,画上有“晋国奎章”“敕赐临济壹宗之印”等藏印11方。未见图书著录。
郭熙的笔触没有范宽的粗犷大气,没有李成的苍凉无限,但却饱含着韵味……用他自己的话说:"……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夫山水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
现今能见到的郭熙作品并不多,真正可信的不过六、七幅。《窠石平远图》是其中署有年款的一幅,创作于元丰元年戊午(1078年),是郭熙晚年的杰作,也是欣赏他的画作和理解他的美术理论的绝佳作品。
郭熙 (约1000~约1090年),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府温县(今属河南)人。他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山水师法李成,山石创为状如卷云的皴笔,后人称为"卷云皴"。他画山水注重深入体察生活,能真实、细致、微妙地表现出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的特点,得"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创造出极其丰富优美动人的意境,另外他还长于影塑,在墙壁上用泥堆塑浮雕式的山水,别具情趣。
郭熙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古木遥山图》等传世。其中《早春图》成功地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苏醒的细致季节变化。在绘画理论上郭熙亦有很高建树,其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林泉高致》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