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了“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过程。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内涵。
我国将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分别是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还有西南茶区与华南茶区等,其中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石溪、大樟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浙、湘、赣、苏和皖南、鄂南等地区,是中国的四大一级茶区之一,这里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约为15℃~18℃,冬季绝对最低气温在-8℃左右。
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约有60%~80%集中在春季和夏季,秋季则较为干旱,是中国绿茶产量最多的产区,其中有很多名茶都以其原产地命名。比如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山区的西湖龙井、湖州市长兴县顾渚山的顾渚紫笋、以惠明寺一带为主要产区的惠明茶和余杭县径山的径山茶。
江苏省有产于吴县洞庭山区的洞庭碧螺春、连云港市花果山的云雾茶、南京雨花台的雨花茶、无锡市的无锡毫茶。
此外还有江西庐山的云雾茶、婺源县的婺源茗眉,以及湖南君山岛的君山银针、安化县的安化松针、高桥茶园的高桥银峰以及湖红功夫,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祁门县的祁门红茶等。
茶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培育名优茶必不可少的条件。比如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那里土壤厚度适中、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有机层深厚,养分充足,排水良好,施肥效果显著。茶树在这样优越的地势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可以持续平稳地生长,为充足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俗话说“名山出名茶”,但凡每一种名茶,无一不有历史,无一不有名胜,更无一不有文化背景和历史传说。江南名茶正是因为江南的“千山千水千才子”而风流婉致,名人在名茶之中淡泊明志,而名茶则通过名人的品饮而更加卓著,茶与人相得益彰,使得江南地区的中国茶文化得以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