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译注 外三种(修订本)》
[唐]陆羽 等 著
宋一明 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茶,清心,涤肠,养气。饮茶之时,静气浸润我心。爱茶,更爱饮茶时的自己。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21日确立为国际茶日。茶文化起源于我国,茶最早由神农取采,秦汉时期以之入药。唐代,饮茶习俗传入朝鲜和日本,16世纪以后传入欧洲。根据《茶叶帝国:征服世界的亚洲树叶》一书可知,伦敦上层社会最早也要在17世纪末,才经由博物学家之手见到了“茶”这种神奇的经过炒制的小叶芽。最早进入欧洲的茶叶,原产地是中国福建厦门,闽南语“茶”字白读如/te/,即是英语中“tea”这个典型外来词的来源。近代以来,茶叶成为重要的世界贸易货物。世界各地,绝大部分人会在茶和咖啡这两种提神醒脑的饮料中二选一。饮茶既是生活习惯,也是风雅情趣,还是仪式表演。
《茶经》三卷,唐陆羽撰。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等,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生活在中唐代宗、德宗年间。幼时为竟陵龙盖寺僧智积禅师收养。因是弃儿,他的姓、名和字号都是自己取的。他是在寺庙中长大的,但并没有出家为僧,一生四海游历,结交文人学士,诗歌和人品得到赏识,与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戴叔伦、孟郊、权德舆、张志和等都有唱和。《新唐书》把他收入《隐逸传》。陆羽平生遭际颇多,但最大爱好是茶。《茶经》撰著风行之后,天下的茶铺、茶馆业都把陆羽泥塑金身,供奉为茶神了。这一风习沿袭至今,陆羽被公认为“茶圣”。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
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
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
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译文:
茶树是南方的优良树种。高度在一尺、二尺,直至几十尺不等。
在巴山峡川一带,有两个人合抱那么粗的茶树,要将其枝条砍下才能采摘茶叶。
茶树的外观像瓜芦木,叶子像栀子叶,花像白蔷薇花,
果实像栟榈子,蒂像丁香蒂,根像胡桃根。
瓜芦木产于广州,外形像茶,味极苦涩。
栟榈是蒲葵类的植物,其种子像茶籽。
胡桃和茶树的根系都向下生长,裂开土壤,
伸到坚实的砾土层,苗木才向上生长。
(《茶经·一之源》)
作为植物的茶树,首先存在着丰富繁茂的野生形态。唐代的巴山川峡野茶树,一千多年后的现代已经不存。但在云南省横断山脉的深处,植物学家们寻找到的许多树龄千岁以上的野茶树,适足佐证《茶经》记载。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
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译文:
茶的功效:茶的性味至寒,作为饮料,
最适合精心一志、俭以养德的人饮用。
如果感到热渴滞闷、头痛眼涩、四肢烦劳无力、关节不太舒畅,
略微喝上四五口,就如同喝了醍醐、甘露一般。
茶如果不按时令采摘,制作技法不精细,
混杂着杂草,饮用后就会生病。
(《茶经·一之源》)
唐代,茶叶的采摘、炮制还没有太多经验和行业标准,饮茶的人也大多将其作为药物。精行俭德之人,多数是出世的方外之人,如高僧、老道、隐士、名医,当然了文人学士也在其中。现在的茶叶种植都是专门的茶田,不会混入杂草,早期的茶叶生产更多地偏向于野外采集,那么就有可能混入恶草。
东汉青瓷茶罐(湖州出土)
唐代,茶叶的烹制方法是将新鲜茶叶隔水蒸熟,捣碎压制成茶饼。但仍以采摘野生茶树的叶片为主。在陆羽生活的时代,唐代宗才在湖州长兴创立了贡茶院,专门种茶产茶,茶的生产开始专门化进而商业化。长兴紫笋茶贡茶院的设立,与陆羽推崇紫笋茶也有很大的关系(见《茶经·八之出》“浙西以湖州上”)。
唐代顾渚山紫笋茶贡茶院遗址
在陆羽的时代,已经将饮茶定位为充满仪式感和审美享受的活动,对茶饼茶末的储器、烹器、饮器,以及烹煮品鉴方法都有心得和经验。陆羽认为,绿色的茶汤要用青瓷的碗来盛才能与之相配,也才能在茶碗的颜色映衬下,通过对茶汤颜色的观察来品鉴茶叶的优劣。唐陆龟蒙《咏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即描写了这种青绿釉色茶碗。
侈口秘色瓷碗(唐法门寺地宫出土)
《茶经》仅三卷,却在茶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茶经译注 外三种(修订本)》一书,除《茶经》外,还收录三种单行茶书。宋代的《茶录》与《品茶要录》,前者为北宋名臣、书法家蔡襄所撰,其人为闽地仙游人,《茶录》着重介绍福建贡茶“小龙团”的制作和宋代流行的点茶、斗茶技艺。后者为福建建安人黄儒所撰,着眼于制茶常见的弊病。
本书收录最后一种为明人许次纾著《茶疏》,反映了明代的茶学成就,特别是饼茶与散茶——后者即今日常见之炒制发酵的各种茶叶此消彼长的历史大势。
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
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若肯再迟一二日期,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
梅时不蒸,虽稍长大,故是嫩枝柔叶也。
杭俗喜于盂中撮点,故贵极细,理烦散郁,未可遽非。
吴淞人极贵吾乡龙井,肯以重价购雨前细者,狃于故常,未解妙理。
译文:
清明和谷雨,是采茶的时节。
清明时还太早,立夏时又太晚,谷雨前后,是最适宜的时候。
如果愿意再推迟一两天,等到茶叶生长充分时采摘,不仅茶香会加倍,也更容易收藏。
梅雨时阳气不上升,虽然茶叶稍微长大,但还是嫩枝柔叶。
杭州的习俗,喜欢在茶盂中撮茶点泡,
因而看重极细的茶芽,意在消除烦闷和纾解忧愁,不可随便非议。
吴淞人非常看重我家乡的龙井茶,愿意花高价购买谷雨前的细茶,
这只是拘泥于以前的习惯,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的微妙道理。
(《茶疏·采摘》)
原来明代后期,已经开始有推崇明前、雨前茶的风气,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年年都要抢购新茶。这些新茶的共同特点是芽叶细小,汤色碧绿,香味清雅淡泊,然而内行人也并不认为一味贵“早”贵“小”就是好茶,许次纾就认为谷雨过后再摘下的茶叶反而成熟馨香,且不易受潮。浙江民歌《采茶舞曲》描写茶农“采茶好似凤点头,摘青犹如鱼跃网”,摘青越早,芽叶越小,越需要采茶人手指灵活巧妙,这是一种繁重不堪而又分秒必争的体力劳动。新茶的昂贵价格,很大程度上和其中凝结的劳动汗水分不开。
杭州狮峰山龙井村十八棵御茶
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编辑:徐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