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珠茶品鉴网

揭秘武夷岩茶中的“枞味”:究竟何为独特风味?

11-05

我看“枞味”

近些年,在喜欢武夷岩茶的圈子里,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而且传播热度非常高,这就是枞味。

恕我孤陋寡闻,一个喝了近15年岩茶的爱茶人(这个时间概念是从我参加2008年首次武夷山茶博会开始。其实我是有从儿童时代开始随老外婆喝茉莉花茶,80年代开始主要喝闽南乌龙茶,少量喝武夷岩茶的喝茶经历),对枞味这个概念的认识十分苍白。

让人们着迷的茶香味有三大类:品种香,地域香与加工香。品种香最突出与典型的例子是闽南的永春佛手与武夷山的肉桂,它们有一种具有特定印记的单独的品种香味;地域香是受茶树种植环境影响产生的多种各不相同的香味,难以一一详述;而加工香则是福建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随着发酵与焙火程度不同而激发产生的丰富多彩香味,这种香味是福建乌龙茶最迷人的特点,其奥妙无穷。

至于近年来在岩茶圈口口相传的枞味,当下的基本描述有三种,苔藓的味道,木质的味道与炒米的味道,并未见于标准化的教学传承,应该只是一种民间品茶的感觉。我倒是听到一位茶叶工作者说,类似不同的香味在全国各地的各种茶类都有各种表述。比如板栗香,竹叶香,青草香等等不一而足。于是,令我疑惑的是枞味真是武夷岩茶所特有的?还是其它够得上老年份的茶树都有,如树龄长达数百年的云南境内老茶树。当然,本人也没有食古不化到否认当代人各自品味茶叶的感觉,因为各种标准化的表述也是来自于实践,传播与传承。我们将枞味当做一种新体验的茶香辨识味道也未尝不可,虽然让爱它的人感到若隐若现,难以琢磨。

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出现了,有人使用了古为今用的方法,为枞味进行论证。据他们说,这种味道的辨别与记载古已有之,因为有一位古人在他的一篇茶文中曾经写道: “枞味之味,须静心体悟之,微乎微乎! ”。

据说这位古人就是清代的梁章钜,梁老先生在其文集《归田琐记》中收录有一文《品茶》。如今有人说《品茶》一文中有上述引用的这句话,所以枞味从清代开始就有名人的认定。

从网上看到大量引古论今说枞味的文章后,我确实感到自己孤陋寡闻了,白白喝茶半辈子,接触了许多茶叶专家,还学习了许多茶叶著作与教科书。但是我有些疑惑的是清代的梁老先生与当今的岩茶圈中枞味概念的传播者难道真是心有灵犀吗?

于是我先上网查了电子版的梁老先生的《品茶》一文,并没有发现上述所引的这一句话,甚至在这文章中,干脆就没有枞与味这两个字组成的名词“枞味”。但是我还是不放心,因为电子文档有可能因为格式的问题让一些字错掉或者漏掉。于是我专门到网上书店购买梁老先生的这本书,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的《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丛书中的《归田琐记》,[清]梁章钜撰,阳羡生校点的版本。在该书102页的《品茶》中有这样一句话:“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矣”,而确实没有论及枞味。此时我才有底气地确认,上述为人们所引用的“枞味之味,须静心体悟之,微乎微乎!”一句话与清代的梁章钜老先生的《品茶》一文无关。

2023年11月4日于方山茶寮

多宝塔碑作者

莫桑钻一克拉价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