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马上结束,冬季即将来临,每每换季,鱼情总是不稳定的,好的时候可能很好,差的时候一连几天都钓不到鱼。
考虑到如今野钓的资源,以及大多数钓友忙于工作也没多少时间钻研钓技,所以我想钓不着鱼的概率更大。
前两天和一位空军许久的钓友聊天,从钓位聊到饵料,又从饵料聊到线组搭配,聊到最后,这位钓友就连鱼竿尺寸都没放过!
但说到鱼竿尺寸的选择,我还真有个好建议,往年的深秋初冬这段时间,我靠这个技巧爆护过很多次!
这个选竿技巧说起来也简单,总共就3个字——走极端。
意思就是说,要么选择超长的鱼竿,要么选择超短的鱼竿!
这个技巧在其他季节没啥用,但秋末冬初却好使,当然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地域的关系,反正在我们这很好使,这些年自己都是这么干的。
一般来说,在鱼竿选择上面,大多数钓友选择最多的尺寸无非就是3.9、4.5、5.4这三个,那可以理解为这三个尺寸的鱼竿所对应的钓点都是被钓烂了,每天窝料都不知道要打下去多少。
我们如果随主流,和大家用一样的尺寸,在鱼竿这一块就占不了优势。但如果反其道而行,就和别人用不一样的尺寸,往极端走,那就不一样了,也许你能比别人钓的更好。
当然也有可能更差!
深秋,理论上来说鱼要为过冬做准备,要大量进食,所以会靠边、靠浅水活动,那我们就应该用短竿钓近。
可是秋季又经常要降温,气温一降水温也要降,水温降了就要影响鱼儿的活动,它们可能往草里钻、往深水跑,此时可能长竿会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鱼竿采用极端的尺寸是有优势的。比如用超短的鱼竿,刚好碰上鱼在近岸,那就能狂拉。
有钓友可能要问:万一用短竿,刚好碰上鱼在深水呢?
没有谁规定你一开始用短竿后面就不能用长竿了!鱼情不好咱们可以换啊,只是不需要换中间尺寸了,比如2.7米的鱼竿钓着没口,直接就换6.3、7.2!
你也可以一开始就打两个窝,一个远一个近,先钓近的,远的那个先晾着,让它慢慢发窝好了。钓一二个小时发现短竿没口,那就直接换长杆,刚好窝子也发的差不多了。
当然了,你也可以直接用双杆,一长一短一起钓!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在结构复杂、水草特别多的水域,一般来说是先用短竿钓近比较好。
或者是水很深的水域,比如边上就有二三米,你用个2.7、3.6,浮漂几乎可以撸到顶,这种地方我建议也是先钓近。
我记得有一年,大概是11月份,反正天很冷了,得穿外套钓鱼。那天我在我们这边镇上的大江里面作钓,那地方水很深,脚边都有2米深,是个陡坎。
我当时用的5.4,从早上七八点钓到了下午三点多,鱼获寥寥无几,就二三条小鲫鱼,一二条汪刺。
大概三点半的时候又来个钓友,人家拿的是4.5的竿,但有趣的是他的钓法比较奇特。4.5的鱼竿当2.7的用,鱼竿一半是放在岸上的,丢也丢的特别近,大概离岸才2米多。
我下意识以为是个新手,可没想到人家半小时都不到就连干2条二三斤的大鱼,真把我看傻眼了。要不是他下竿的时候我看见他打窝了,都还以为他提前几个小时就来打过窝。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但这个事真的让我印象深刻,这位钓友也是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有钓友可能在想,既然钓的那么近,为什么不索性用2.7的竿,而是要将4.5米的竿当2.7米的竿使用呢?
因为人家就是来钓大鱼的,2.7米鱼竿扛不住,不过那江里特别大的又少,基本5斤以内多一点,这个重量4.5米的竿够了。
那什么地方用长竿比较好呢?大概有两种地方,一种是钓鱼人特别多、窝料打的又狠的地方,近岸太吵闹了,而且鱼竿尺寸要是和别人一样长,不占优势就算了,还容易被干扰,这种情况下鱼竿越长越好。
还有一种情况是外面有大量水草、能找到结构(比如深坑、比如二道坎),那也是用长竿会好一点。
遇到那种连续降温、大降温的天气,咱们在小水面、浅水作钓,在降温当天可以钓近点,后面几天尽量钓远一点,要么钓障碍要么钓深。
大水面、深水,这类地方水温受气温影响不大或者说比较慢,我们都可以先用短竿,重点在选位,要找结构区。
文章就先写到这里,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大家参考参考就可以了。因为这完全是个人的经历,也许这招只是在我这边的水域行得通。
不过话又说回来,钓鱼嘛,灵活变通总是没错的,没口的时候多试试看也没什么损失。万一凑效了呢?那你就是河边最靓那个仔!反正大多数人钓不到鱼只会考虑饵料窝料,老钓友可能想想钓位什么的,很少有人联想到鱼竿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