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定门外安乐林路,呈南北走向,车水马龙,行人匆匆。马路西侧的10号院落被绿树掩映,不起眼的楼前蹲着两只双耳竖立、憨态可掬的景泰蓝狮子。
这座看似普通的小院是北京珐琅厂,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景泰蓝作品正是从这里不断被设计和生产出来。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工艺品。其制作过程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等多种工艺为一体,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巅峰,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西结合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看法,目前尚未有定论。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约在十三世纪末,珐琅从西亚的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成书于明朝初年的《格古要论》中记载:“大食窑出于大食国。以铜做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这里的“大食窑”(大食是中国对阿拉伯地区的称谓)指的是铜胎掐丝珐琅器,即景泰蓝的前身。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晚期的兽耳三环尊、勾连鼎式炉、缠枝莲象耳炉,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珐琅器。这三件器物各方面工艺还不纯熟,但雍容大气的姿态初显。
明景泰年间,珐琅器制作工艺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整体典雅清丽,胎体以黄铜铸造,器型多为香炉、花瓶、花熏、杯盏等,纹饰多为缠枝纹、莲瓣纹、折枝莲纹等。釉料在此时有了新的突破,除了早期的宝石蓝、菜玉绿、鸡血红、车渠白等颜色之外,又烧制出葡萄紫、翠蓝和玫瑰色,使得珐琅器看上去更加纯净透亮。
及至清代,珐琅器得到空前的发展。“造办处”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珐琅器制作作坊,“景泰蓝”的称谓就最早见于该处档案。雍正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景泰蓝”成为今后对“铜胎掐丝珐琅”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
这一时期,景泰蓝制作融入了鎏金工艺,更能象征皇室的尊贵。同时,釉料品种更为丰富,增添了绿、白、黄的底色;器物造型不再仅限于器皿,建筑物、屏风、桌椅等实用物随处可见。
清末民初,因为时局动荡和战事纷乱,景泰蓝制作工艺濒临失传。直到1951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抢救景泰蓝的工艺美术小组。林徽因常对学生说:“景泰蓝是国宝,不能在新中国失传。”
由于抢救及时,许多景泰蓝的一手资料,包括传统图案、失传造型、用釉用料等都得以保存,为景泰蓝工艺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景泰蓝工艺已走出困境,重现昔日光彩,多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其他国家元首政要。
皇室工艺
景泰蓝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自古就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的说法。因此,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主要在宫廷中制作,专供皇室享用,是皇室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5个工序,加上掐丝前的制胎,构成了景泰蓝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
景泰蓝造型美观与否,首先取决于“制胎”工艺。需要将加工过的紫铜板按图下料,裁剪出不同形状,用铁锤敲打制成形状各异的铜胎。
掐丝是景泰蓝制作中最不易掌握的一道工序,有“丝工重于蓝工”之说。掐丝时用镊子把柔软、扁细且具有韧性的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粘在铜胎上即可。
经过掐丝工序后的铜胎,再经烧焊、酸洗、平活、正丝等流程后,方可进入点蓝工序。点蓝师把事先备好的釉料,依照图案所标示的颜色,一点点地填充入焊好的铜丝纹饰框架中。
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拿到炉温大约800℃的高炉中烧结。由于釉料烧结凝固后就会坍陷下去,还要进行二次点蓝,再往铜丝纹饰框架中填入釉料烧结。如此反复三至四次,才完成烧蓝工序。
磨光,俗称“磨活”,是整个景泰蓝制作工序中最苦、最累的一道。首先要用砂石把胎体表面高出铜丝部分的釉料磨平,然后用黄石磨去釉料上的火亮、黑丝(烧制后留下的痕迹),再用椴木炭蘸水打磨,直到器物发出均匀的亮光为止。
为了防止氧化,使景泰蓝更耐久、更美观,需要加上最后一道生产工序——镀金。将磨平、磨亮的胎体放入镀金槽中,几分钟后黄金液便可牢牢附在景泰蓝金属部位上。再经水洗冲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至此完工。
“就中绝技高天下,压倒五洲景泰蓝。”景泰蓝用其明艳的色彩和高超工艺征服了世人,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璀璨的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来源: 人民网 中国网
本文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zhangcheng@jmtad.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