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在网站宣布,该国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在实验室里成功培育出一种更能抵抗海水温度上升的珊瑚,以应对全球变暖导致的珊瑚白化问题。据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16年和2017年,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曾连续两年出现严重的珊瑚白化问题,导致近1/3珊瑚死亡,而造成这一灾害的元凶是连续的海洋热浪。
大堡礁的珊瑚岌岌可危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全长2300多公里,纵贯澳大利亚东北沿海,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署发布的《2019展望报告》指出,大堡礁所面临的威胁已经从2014年的41种增加至2019年的45种。管理署官网表示,大堡礁生存环境遭遇的主要威胁包括气候变化、日益恶化的水质、棘冠海星的泛滥、沿海地区的商业开发活动等。其中,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加剧海洋酸化导致的珊瑚白化现象最严重。英国《卫报》前不久报道称,大堡礁发生了近5年来最广泛的珊瑚白化现象。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认为,即使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 ℃以内,仍将有大部分热带珊瑚消失,因为当全球升温1.2℃时,珊瑚就会面临非常高的生存风险。而自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已升温约1℃。
另外,对大堡礁而言,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至附近海域,改变了原有水质,使水中沉积物、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增加,加快了藻类的繁殖,这对珊瑚生长、繁殖及恢复过程都有不利影响。随着环境的改变,海洋物种的共生平衡被打破,也使珊瑚生存压力更大。比如,棘冠海星以珊瑚虫为食,在健康的生态系统中,它可控制珊瑚过度繁殖,一旦它泛滥,则会造成珊瑚大量死亡。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201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27年里,棘冠海星是导致大堡礁珊瑚死亡的主要诱因之一。当然,除了自然原因,大堡礁附近地区的商业开发,如农业发展、开矿、岛屿旅游开发等都威胁着珊瑚的生存。
人工培育带来新的生机
为保护大堡礁,澳大利亚政府及科学家们做出了诸多尝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人工种植珊瑚。早在2017年底,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闻网站就报道称,科学家正在大堡礁受损区域开展大规模的珊瑚人工播种实验,项目的成功将改变全球珊瑚生态管理。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彼得·哈里森教授说,科学家们从大堡礁采集珊瑚虫卵后,放在大型储罐里完成受精和发育成珊瑚幼虫,然后再把这些幼体珊瑚移植到大堡礁严重受损的区域,并用网状帘覆盖,以防止幼虫漂浮到海洋表面。经过观察,科学家们发现大部分幼体能存活下来。这是澳大利亚首次尝试人工播种珊瑚。
随着科学家对人工种植珊瑚的研究深入,2019年,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闻网站报道了有关人工种植珊瑚的又一进展。科学家首次直接在大堡礁进行大规模幼体珊瑚移植。南十字星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尝试使用新设计的、漂浮的“珊瑚苗圃”培育池,并通过珊瑚幼体与小型藻类共生的方式,让珊瑚幼体吸收更多的营养,以加速其生长到一定程度,然后再移植到大堡礁受损区域。在幼体培育过程中,科学家们使用新型高灵敏度光学传感器对珊瑚幼体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跟踪。
保护环境仍是最大前提
虽然多数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人工种植珊瑚是挽救大堡礁的一条可行之路,但该方法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人工种植珊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环境的日益恶化和气候变化。只有保护环境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才能为珊瑚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比如我国保护珊瑚一直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这就要求在环保上花功夫。如果全球持续变暖,海水温度持续升高,水质恶化加剧,那么人工移植的珊瑚幼体也无法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所以,通过减少各方面的碳排放量,比如购物时使用环保袋,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避免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鱼对海洋生态的人为破坏;消费者理性购买和食用海洋鱼类;支持国家政府建立海洋保护区等手段,才是帮助恢复珊瑚生存环境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