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蚊鱼的征途
物种入侵可分为刻意移植或偶然因素引发的进入,比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重工业蓬勃发展,以至众多河流、湖泊水体污染,为此从亚洲多个国家引入鲤鱼、鲢鳙、草鱼等淡水鱼,利用它们净化水质。意外的是,这些“亚洲鲤鱼”进入美国,如入世外桃源,大肆繁殖、任意吞食,个个壮如猪、肥如牛,如今竟成了令美国渔业部门最头痛的一件事情。
偶然因素最终酿成物种泛滥的典型,要算入侵欧洲的大闸蟹了。1900年由上海驶往德国的邮轮上,几只成年大闸蟹藏匿在压水舱里,成功登入了欧洲大陆。因缺少天敌、食物丰富,大闸蟹放开了膀子“胡吃海喝”,个个肥大健硕,数量更是暴涨至千万只,法国、荷兰、瑞典,包括英国都有大闸蟹的身影。一些河床、农田,因为大闸蟹频繁挖洞、筑穴,要么堤坝凹陷、坍塌;要么引发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万欧元。
本文的主角类似美国引入的亚洲鲤鱼,起初被多个国家当作“香饽饽”对待,最后才发现竟是“引狼入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其中也包括我国。
食蚊鱼原产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瓜达鲁普河,身体细长、略微侧扁,最显眼的部分是它圆凸的腹部。和其他杂食蚊鱼相比,食蚊鱼善于捕杀蚊子的幼虫,一条成年的食蚊鱼每天吞食蚊子的幼虫孑孓2000余只;如果是蚊子的幼体,食蚊鱼一个昼夜能吃下40-100只。水温适宜、食蚊鱼饥饿状态下,最多可吞下200余只。
正是食蚊鱼嗜蚊的特点,引起了多个国家的兴趣。自上世纪初期北美国家率先大规模饲养食蚊鱼,利用它们捕食蚊子幼虫。接着这套方法传播至了菲律宾、南美等蚊子泛滥的重灾区。1911年600余条食蚊鱼从夏威夷出发,经日本横滨达到台湾,适宜的气候使得食蚊鱼的数量快速增长,不久普及到了整个台湾省。
我国第一次引入食蚊鱼最早可追溯到1924年,但直至50年代初期,经过了多次移植,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大规模普及。转折发生在50年代后期,食蚊鱼开始南下,广东、福建、广西等多个省份得到移植。60年代起,在广州的池塘、河沟里已栖息着大量食蚊鱼,并且逐渐成为水体生物里的优势种群。
2、 食蚊鱼强大的适应能力
多个引入食蚊鱼的国家、地区,后来均被折腾得苦不堪言,一些土著鱼种被食蚊鱼逼迫的濒临灭绝,而这与食蚊鱼的繁殖、摄食密不可分。
食蚊鱼繁殖能力强悍。初生的幼鱼只需1个月的生长期,性腺便达到成熟,不久便能繁殖后代。4-10月份是食蚊鱼繁殖的黄金季节,成年食蚊鱼每年最高产仔7次,每次产40尾左右,意味着一条成年食蚊鱼可繁殖200-300尾的幼苗。当然,真正成活下来的数量,还有一定的折扣。
令人惊奇的是,刚孵化出的食蚊鱼幼苗,雌鱼、雄鱼数量大致相当,随后雄鱼数量开始大幅度锐减。原来雄鱼与雌鱼完成交配任务后,这时的雌性食蚊鱼体内已经存储了大量精子,为避免和新生的幼鱼形成竞争。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后,完成交配使命的雄鱼开始以各种形式的死亡,不可谓不震撼。
除去繁殖能力卓越外,食蚊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排在鱼类的前列。研究发现,食蚊鱼在水体里含有杀虫剂、除草剂、有机碎屑的污水里照样能存活一定的时间。更难得是,将其放置在含盐量2倍海水或溶氧量极低的水域里,甚至水温达到42℃情况下,食蚊鱼依旧能短暂存活。遇到阴天、水华导致的溶氧量大减时,食蚊鱼还利用它口部的特殊结构,直接浮出水面从空气中获取氧气。
正是因为上述特点,食蚊鱼坐实了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淡水鱼。
3、 食蚊鱼的残酷
前文提到,食蚊鱼把多个国家折腾得够呛,甚至将其列入了危险入侵物种,在我国食蚊鱼手下也没留情。
青鳉是上海的土著鱼种,曾广泛分布在各大河流、湖泊,是上海最常见淡水鱼之一。食蚊鱼引入上海后,它和青鳉的食物重合度竟高达90%。不幸的是,食蚊鱼繁殖力强、攻击力大,青鳉在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食物得不到补充,数量只能减少,现在上海几乎找不到青鳉了。
不只是上海的青鳉,就连云南的青鳉,食蚊鱼也不放过。80年代以前,云南的绝大部分湖泊都有青鳉活跃。老渔翁回忆,当年在澜沧江经常看到成片的青鳉来回游动,但1986年食蚊鱼引入后,青鳉如临大敌,现在几乎难觅它的踪迹了。
遇到体积大的鱼类,食蚊鱼竞争中则另辟蹊径。蛙类的卵和小蝌蚪,体积小、无攻击力,而它们恰好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这对于食蚊鱼来说,无异于一顿丰盛的午餐。成群的食蚊鱼蜂拥而至,不停歇地抢食。结果就是,只要是食蚊鱼落脚的水域,不出几年蛙类数量大幅萎缩。
珠江作为外来物种最容易聚集的水域,活跃着南方水域一半以上的外来鱼种,其中以罗非鱼数量最多。鱼种之间竞争压力绝大,而罗非凭借超强的繁殖能力和不宜生病的强健体格,逐渐霸占了珠江食物链的顶尖位置。
不过,2011年研究人员的一次意外发现,令人吃惊不已。原来科研人员在一条珠江野生食蚊鱼的鱼腹里,发现了3条罗非鱼的幼苗,这些幼苗体长不足1公分,无疑可确定是食蚊鱼将其吞下。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一旦食蚊鱼成为这里的优势种群,罗非鱼数量会有所减少呢?
但科研人员更担心的是,比罗非鱼攻击力差的七丝鲚、鲮鱼、广东鲂等鱼种,它们的幼苗是不是也会受到食蚊鱼的侵害。另一方面,珠江鱼种众多,是否存在以食蚊鱼为食的鱼种,还有待观察。
除了我国外,其他国家被食蚊鱼逼到绝境的鱼种也不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溪流的蝾螈,自食蚊鱼引入后,幼体不断减少,最后竟一条蝾螈也难发现了。澳大利亚的绿金腹蛙原本数量众多,因食蚊鱼的入侵,如今只能以濒危物种自居了。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里的齿鲤曾是这里主要经济鱼种之一,大量鱼卵被食蚊鱼吞食后,经济收入一落千丈。
食蚊鱼的移植,到底是好是坏,能说清吗?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