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飞生耳后风,浮麋数肋中无空。
漫言刻玉占佳兆,发羽抨弦屡此同。”
— 乾隆御制诗《咏射鹿玉韘》
玉扳指最早之前是骑射时,
用来保护手指的一种用具,
后来慢慢演变成权利、地位的象征。
在古代,一般都是皇亲国戚,
豪门贵族才能佩戴的,
佩戴玉扳指也可说是玉的帝王政治学的表象。
在清朝的众多皇帝当中,
许多都喜爱玉扳指,
尤其是乾隆皇帝,
更是与扳指有着很深的渊源,
据统计乾隆皇帝为玉扳指写的诗就多达50首。
从乾隆的《御制诗文集》中就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甚是喜爱玉扳指。
据说乾隆十七年清明前后,
他有幸得到了一个玉扳指,
做工精巧,
于是就写下了《玉》这首诗。
这也是乾隆皇帝写的第一首咏扳指的诗,
后来被收录在《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二中。
自此以后,
扳指就进入到了乾隆皇帝的视野中。
专家通过研究,
认为乾隆皇帝对玉扳指的喜爱,
是出于维护和保持满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需要,
同时也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君子比德于玉”的影响。
部分珍贵的玉扳指,
还会有配套的紫檀盒或是丝织布套等,
用来包装好,
对它进行一个保护。
多方面原因综合,
可以看出,
乾隆皇帝对玉扳指可谓是非常的钟爱。
乾隆时期各地官员为了讨好皇帝纷纷进贡玉扳指。
据史书记载,
乾隆四十一年春,
九江关监督全德敬献了20个丝珐琅扳指,
乾隆五十七年徵瑞进四个白玉扳指以及四个青玉扳指,
乾隆五十九年福建巡抚浦霖分别进贡了九件碧玉扳指和白玉扳指套等等。
进贡的扳指主要是被皇帝用来作为赏赐的物件的,
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但是乾隆自己御用的扳指,
则不一样。
首先,
乾隆皇帝御用的扳指有固定的款式。
这种固定款式主要包括膛口的大小、
壁的厚薄、具体的形状等等,
都是为乾隆皇帝量身定做的。
其次,
乾隆皇帝对御用扳指的制作过程都是十分的关注的,
每一个制作步骤,
常常都要亲自过问,
提出自己具体的建议与要求,
然后让制作工匠参照实施。
正是因为这样,
乾隆皇帝御用的玉扳指基本上都是由宫中的如意馆的玉工承做的,
这样就更方便乾隆皇帝在极其细微的地方都能够参与指导。
小巧玲珑 不同凡响
——几件清代扳指欣赏
图1-图2为翡翠扳指
图3为玛瑙扳指,三件均为素面,光洁润雅,扳指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往里凹,一端边沿向前凸,颜色靓艳,整体温润莹泽,晶莹如冰,艳俏出彩。
图4为白玉扳指,外壁浅浮雕刻花卉、动物纹饰,线条清晰有力,通体光泽圆润,自然飘逸。
图5为白玉扳指,外壁阴刻花卉纹,纹饰阴刻线条细如发丝刚劲有力,刀法刚柔灵活,玉质温润尤其细滑,手感极佳。
图6为白玉御题诗文扳指,玉质光洁细腻纯正,白色透润,无任何杂质,外壁刻御题诗文,字体线条刚劲深峻有力,刀法行走如笔,上口沿环刻回形纹,整体小巧精致,古朴清雅,古意气势完美无瑕,诱人可珍。
图7为白玉留皮浮雕兽面纹扳指,造型精巧,质地油润光亮,主体纹饰浮雕兽面纹,雕工精细,粗笔细笔相会,神韵尽致,纹饰起伏有致,细处丝缕可见,极见功力,可谓料佳工精,系天然与人工的创作结合,堪称材艺双美,撩人非常,尤其造型极为稀见。
图8为白玉留皮如意纹扳指,戒面微弦形,大面积留皮,侧面浮雕如意纹,主题鲜明,玉质细腻温润,抚之凸感,形神意会,表现手法独特,体裁罕见,细节构思巧配天然,难得一见。
图9为白玉留皮鱼纹扳指,戒面长方平面留皮上阴刻两条鱼纹对游,线条细腻刚劲,尤其鱼纹以俏色、巧雕与天然纹理融为一体,极具情趣。
图10为白玉高浮雕龙纹扳指,戒面弦形面上高浮雕立体龙纹,其玉质油润白洁,莹澈明净,通体无瑕,高浮雕龙纹采用深挖、镂雕、浅雕、圆雕等多种技法,雕琢层次清晰圆转,刀法犀利纤细,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实用兼观赏共存,使人过目不忘,堪称扳指中之极品,颇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