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菌属于真菌门、层菌纲、孔菌目、珊瑚菌科、珊瑚菌属,是珍稀的野生食用菌。珊瑚菌说起来,一些人或许不知道;但是,说起刷把菌、扫帚菌等,许多人是知道的。珊瑚菌的不同叫法,也与审美主体有关,在文人学士或渔民眼中,其可谓具体而微的珊瑚;在远离海滨的农夫农妇眼里,其形如扫把,所以它的得名与其形状有关。
美丽的珊瑚菌。
珊瑚菌是一种子实体接近珊瑚状的陆生真菌。珊瑚菌还有许多名字,比如叫帚菌、刷把蕈、扫把菌、笤帚菌、红扫把菌等。夏秋时节,珊瑚菌经常生于苔藓或腐殖质中,较少生于腐木上,一般成丛生在一起。珊瑚菌有“野生之花”的美称,除了可以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搞生态旅游,有情趣欣赏珊瑚菌者,也是异于凡俗之辈了。
珊瑚菌在云南各地均有。道光《云南通志稿》、光绪《云南通志》、光绪《续云南通志稿》《新纂云南通志》均记载了扫帚菌。民国陈其栋、缪果章《宣威县志稿》有刷把菌。杨履乾、包鸣泉《昭通县志稿》有刷把菌。卢汉《姚安县志》有刷帚菌。曲靖市马龙区各乡镇也有刷把菌,只不过雍正元年版《马龙州志》没有收录它。
珊瑚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有红、黄、白、紫等色,可以称之为红珊瑚菌、黄珊瑚菌、白珊瑚菌、紫珊瑚菌。它质地脆嫩,别具风味。珊瑚菌这个名字最有诗意,会让人想起海底五光十色的珊瑚礁,或者历史上王恺、石崇斗富时砸掉的珊瑚树。上山拾菌子,遇到珊瑚菌很惬意,它们往往是一丛丛的,甚至有一小片地方皆是它们的家园。过去野生菌子多,人们不太在意珊瑚菌,有时遇到也不拾取它们。现在,上山拾菌,多数人也以拾到珊瑚菌为快乐之事了。
珊瑚菌有补钙、镇静、养血安神、美白皮肤、强筋壮骨、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现代医学证明,珊瑚菌含有数十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是天然的功能性食品。珊瑚菌多糖为其子实体和菌丝体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结构非常复杂,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有研究表明,珊瑚菌多糖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在延缓衰老、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目前珊瑚菌多糖具有一定开发前景。中医认为珊瑚菌具有一定食疗作用。兰茂《滇南本草》有:“帚菌,俗名笤帚菌。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和胃气、祛风、破血、缓中。多食令人气凝,少者舒气。”珊瑚菌,可医治胃痛、宿食不化和风痛等。
珊瑚菌的做法很简单,将珊瑚菌洗干净以后,焯水,炒食或煮火锅,味道比较好。一次,吃火腿火锅,将焯水后的珊瑚菌煮了吃,感觉十分鲜爽。朋友开玩笑说,这样的火锅,随便放点菜蔬煮了都好吃。其实,这样的珊瑚菌火锅,既有火腿的肥甘,也有野生菌子的鲜美,它们互相成就,自然难得。
珊瑚菌常与部分树木共生,人工驯化难,所以目前市面上的珊瑚菌是地地道道的山货。菌子季节来了,拾点买点珊瑚菌吃吃,比较实惠,也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彭竹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