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其在地球上的历史将近5亿年。珊瑚从外表看像是植物,但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红珊瑚,被誉为珠宝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灵物,千娇百媚、光泽艳丽、晶莹剔透、温润可人,博得众多收藏者的喜爱。
很多人认为,红珊瑚就是深浅不一的红色有机类宝石,但事实上红珊瑚有着明细的分类,不同种类的红珊瑚即使有着相似的颜色,也会有不同的价值。
大美之“红”的别样内涵
珊瑚,英文名称为Coral,来源于希腊语,含义是“鲜艳的彩石”。红珊瑚是珊瑚中的一种,顾名思义,红珊瑚是指红色的珊瑚。市场上的红珊瑚名目繁多,从学名上来称呼,有地中海红珊瑚、日本红珊瑚、瘦长红珊瑚等;根据品种,一般俗称为深水珊瑚、么么珊瑚、沙丁珊瑚、阿卡珊瑚等,其中阿卡珊瑚最贵重。
五花八门的名称,让很多消费者常常眼花缭乱,对于名称背后所代表的红珊瑚品质更是无从知晓。事实上,红珊瑚的命名方式有两类:一是依据宝石学标准命名,二是根据颜色不同而命名,因而同一种红珊瑚,根据不同的标准往往会有两个甚至更多个名称。依据宝石学的标准命名,红珊瑚主要有贵珊瑚、角质珊瑚、化石珊瑚、造礁珊瑚等;根据颜色的不同命名,红珊瑚的名称主要有深红珊瑚、桃红珊瑚、粉红珊瑚、粉白珊瑚、白色珊瑚等。
红珊瑚是最早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宝石之一。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红珊瑚地位崇高,历史文化悠久。过去,有人认为红珊瑚是印度人在公元前5世纪发现的,也有人认为是意大利人约在2000年前首先发现的。事实上,根据最新的记录,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就已经用红珊瑚制作首饰,瑞士新石器时代的墓穴中发现有红珊瑚护身符。
由于红珊瑚生长在深海,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进而产生抵抗外部压力的应力。红珊瑚在被打捞出来后,外压减小,内应力释放,从而形成了或深或浅的裂纹。
著名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自然历史》中多次提及红珊瑚。古罗马人认为红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的功能,所以常把红珊瑚枝节挂在小孩的脖子上,祈求平安,罗马人称其为“红色黄金”,使红珊瑚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印第安人认为,“贵重珊瑚为大地之母。”古代高卢将士用红珊瑚装饰自己的盔甲、战袍和武器,以祈求好运相随、战神庇护。红珊瑚还是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国石,象征着沉着、勇敢和勇气。
早在2000多年前,意大利最古老的珊瑚渔场就已有开采史,16世纪中叶,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托雷德尔格雷科港开始了红珊瑚采集热潮,到18世纪末期,红珊瑚的产销已成为该城市的主要经济贸易活动。当时,地中海沿岸的红珊瑚贸易已十分繁荣,因而创造了许多价值极高的红珊瑚艺术杰作。
美国夏威夷州将贵重红珊瑚列为其州石;日本人也特别喜爱红珊瑚,并将红珊瑚视为其“四大国粹”(珊瑚艺术、茶道、花道、珍珠)之一;现代西方人把红珊瑚与珍珠和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是西方所称的“三月诞辰石”之一;红珊瑚也是国王的宠爱和博物馆的珍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第一条项链由红珊瑚制作而成,法国卢浮宫珍藏有许多红珊瑚精品,意大利博物馆与西班牙教堂也藏有很珍贵的红珊瑚艺术品。
我国民间自古就将红珊瑚视为珍宝,是对红珊瑚开发和使用较早的国家。早在秦朝以前,红珊瑚已作为陈设和装饰广泛流行。《山海经·海中经》中就有人们组织在一起打捞红珊瑚的记载,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打捞不到整株红珊瑚的遗憾,那时的红珊瑚主要用作陈设和装饰。
从颜色上看,阿卡珊瑚是正红色的,俗称“牛血”珊瑚,其中红色的浓度不同,常见橘红、朱红、正红、深红、黑红等颜色,有些卖家会把阿卡珊瑚的红色大致分为5个色级,越深越贵。
在清代,红珊瑚被皇家视为珍宝,服饰制度中规定很多饰物一定要以红珊瑚为之,例如:皇帝在行朝日礼仪中须戴红珊瑚朝珠,文武二品大臣及辅国将军朝冠、吉服冠均用红珊瑚帽顶,可见红珊瑚在当时社会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20世纪末,在江苏徐州东汉墓出土的兽形盒砚上,人们见到了最早的红珊瑚镶嵌物,它的颜色经过2000年之久依然生动。辽代北塔地宫出土的小型珊瑚法器和江苏无锡元代钱裕墓中出土的一件珊瑚桃形饰,都向人们诉说了红珊瑚所经历的早期辉煌。古人曾将红珊瑚与金、银、珍珠、玛瑙、琥珀、琉璃并列称为佛教七宝。我国清朝二品官员上朝穿戴的帽顶及朝珠系由贵重的红珊瑚制成。种种活灵活现的记述,无不凸显出红珊瑚在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动物还是植物?
珊瑚是由无数细小的珊瑚虫聚集而成的,这种小虫子体态玲珑、色泽美丽,而且还很娇气!
珊瑚虫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依靠自己的触手来捕捉食物,并分泌出一种石灰质(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来建造自己的躯壳。珊瑚在生长过程中,为了能更多地捕捉食物和吸收阳光,除向上生长外,还向前后左右扩展,形成在三度空间似树枝状的生物群体。
珊瑚虫的形体很小,通常只有几毫米,体态玲珑,色泽美丽,十分娇气,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的水域,且水质必须洁净、透明度高,阳光照射充足,退潮时不能长时间暴露在水面之上。只有满足这些苛刻条件,珊瑚虫才能繁茂生长,建造珊瑚礁。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大概5亿年前就有了。
珊瑚虫会吸收溶解海水中的碳酸钙,用来制造自己的骨骼,因而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酸钙,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
在红珊瑚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依靠海底火山活动产生大量的铁、锰、镁元素及锌等微量元素,只有自然吸收这些珍贵的微量元素,才能最终形成绚丽的色彩。红珊瑚的生长环境决定了红珊瑚的特征,这些特征正是鉴定真假红珊瑚的重要依据,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是红珊瑚都有压力纹,即红珊瑚上或深或浅的裂纹。
红珊瑚的压力纹是如何生成的呢?这可以从深海鱼说起。深海鱼一到岸上身体就会胀破,这是因为海水的压力比大气压大几倍,深海鱼在海水中为了平衡体内外压力,体腔内部也是高压,所以一到岸上,其内部压力比外部压力大很多,就会胀裂。红珊瑚产生压力纹也是同样的原理,由于红珊瑚生长在深海,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进而产生抵抗外部压力的应力。红珊瑚在被打捞出来后,外压减小,内应力释放,从而形成了或深或浅的裂纹。
红珊瑚身上比较浅的压力纹是没有问题的,比较深的压力纹还是要当心,但也不必谈“纹”色变,很多宝石——翡翠、红宝石等都会有压力纹,红珊瑚也因有压力纹而变得更加娇贵。除了压力纹,红珊瑚往往还有附着物,它们就像宝石的内含物,是海洋的贝壳类等生物,寄生或者共生在红珊瑚的内部和表面,从而形成了不规则的孔洞凹槽或突起部分,这是天然红珊瑚形成的必然现象,也是天然红珊瑚的重要特征之一。
很多人认为,红珊瑚就是深浅不一的红色有机类宝石,但事实上红珊瑚有着明细的分类,不同种类的红珊瑚即使有着相似的颜色,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如阿卡红珊瑚和沙丁红珊瑚就是一对很好的例子。
红珊瑚的类别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根据不同标准和不同角度分类,红珊瑚可按形状分类、按结构分类、按等级分类、按颜色分类、按产地分类、按用途分类、按工艺分类等。这不同角度的分类,有的互相交叉,有的互为因果。
在红珊瑚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依靠海底火山活动产生大量的铁、锰、镁元素及锌等微量元素,只有自然吸收这些珍贵的微量元素,才能最终形成绚丽的色彩。
珊瑚的种类很多,世界上的珊瑚大约有36000多个品种,我国已记录的珊瑚种类也有400种以上,但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宝石级珊瑚仅有32种,且都为深海珊瑚。由于深海珊瑚生长在海底,因此结构坚硬,且在世界上的分布非常有限,数量上只占珊瑚大家族的1%—2%,非常稀少贵重,它是雕刻艺术品和制作珠宝首饰的主要原料。珊瑚产于温暖海洋地区,造礁珊瑚虫在近岸相当浅的暖海中生长,通常距水面30米时生长最旺盛。珊瑚所需要的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栖息条件大大地限制了珊瑚礁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海洋虽然广阔而浩瀚,占全球面积的70%多,但适合珊瑚生长的水域相对来说却很狭窄。在现代海洋中,珊瑚礁仅分布于北纬32度与南纬32度之间。
珊瑚对生长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它必须在热带浅海水质清洁处才能良好发育,还要求水中富含营养物质、海水盐度较高等,这些因素决定了珊瑚礁分布地域的限度。珊瑚礁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澳大利亚的东北部海域,太平洋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海域,以及“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等地。
另外,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沿岸、红海及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周围,还有我国南海诸岛海域也是造礁珊瑚构筑珊瑚礁的理想区域。
我国西沙、南沙群岛,热带非洲东海岸,大西洋加勒比海与南亚次大陆沿海,热带非洲西海岸基本处于同一纬度范围,但前几处海域珊瑚丛生,岛礁林立,而南亚次大陆沿海却见不到珊瑚礁的踪影,热带非洲西海岸也只在几内亚海域尚有珊瑚礁分布。主要原因是:前者是由于印度次大陆上的恒河、印度河把大量淡水、泥沙注入海中,使海水混浊、盐度降低,并且泥沙颗粒直接毁坏珊瑚,这些因素使珊瑚在此难以立足;后者则是因为来自大西洋深海的冷水上升流造成非洲西海岸的海水温度降得很低,不适宜珊瑚的生存。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没有河流注入的南美秘鲁沿海看似具备珊瑚生长发育的条件,但事实上这两处却没有珊瑚礁。原因是这两处的附近海域由于强劲的近岸风吹离海岸,引起海水垂直运动产生上升流,把低温、低盐的深层水带到海水表层,造成了近岸海域低温、低盐,遏制了珊瑚的生存。
日本本州南部的串本海位于北纬33.5度附近,是珊瑚礁分布的最北界,它已超出了北纬32度的界限。之所以有珊瑚生存并造就了珊瑚礁的海域,是因为这些海域同处于强大的黑潮暖流控制之下,大洋环流把温暖的海水源源不断地送来,使这些海域的水温始终保持在珊瑚生息繁衍的适宜温度范围内,从而构筑出珊瑚礁。而同一纬度的其他海域由于不在黑潮暖流流经范围内,水温低,就没有珊瑚生存,也就谈不上形成珊瑚礁了。
慧眼识“瑚”
珊瑚礁的分布是受珊瑚生存所需条件制约的,凡是有珊瑚礁的海域,一定具备了珊瑚生存繁衍的所有必需条件。顶级的珊瑚是阿卡(AKA),阿卡的全名叫赤珊瑚。阿卡珊瑚生长于日本海域以及中国台湾的一部分海域,畅销全球,得到很多收藏者的喜爱。
阿卡珊瑚的最大特征是有白芯。白芯是原枝中心有如象牙般的白色部分。这是阿卡区别于其他名贵珊瑚的重要特征之一。
阿卡珊瑚生长在海面几百米以下的黑暗世界里,汹涌的海流是它们的“损友”,陪伴它们成长;海底压力是它们的导师,强壮它们的身体,使其致密通润。阿卡珊瑚都有正反面,正面充满沧桑,背面风光无限,光彩照人。所以阿卡珊瑚一般不会呈正圆形,而是有点像海龟——正面略平,背面还是挺有弧度美的。
从颜色上看,阿卡珊瑚是正红色的,俗称“牛血”珊瑚,其中红色的浓度不同,常见橘红、朱红、正红、深红、黑红,有些卖家会把阿卡珊瑚的红色大致分为5个色级,越深越贵。当然阿卡珊瑚也有粉色、桃色或是橘粉色的,不过不常遇到。
台湾绮丽珊瑚博物馆镇馆之宝——世界最大阿卡珊瑚树。
阿卡的色泽红润,有玻璃光泽,分正反面,正面红润背面有白心,一般多用来做成戒面。阿卡珊瑚的圆珠超过10毫米就比较稀少了,要是超过20毫米那就极具收藏价值了。
第二等级珊瑚被称为“沙丁”,主要产自欧洲地中海沙丁岛附近海域,因大部分为意大利人在经营,又叫“意大利珊瑚”。
沙丁珊瑚是深水珊瑚,随着珊瑚的时代变迁,沙丁珊瑚现在泛指地中海的深水珊瑚。沙丁珊瑚一般生长在海面以下50—20米,在贵珊瑚里面是生长得比较浅的,所以经常有戴着氧气罐的潜水员骚扰它们。由于生长在不够深的海域,所以沙丁珊瑚表面上几乎没有什么压力纹。
沙丁珊瑚为大红色阶,俗称“辣椒红”珊瑚,价格基本在每克300元以上。沙丁红珊瑚色泽红润统一,没有白芯,市面上常见的手链、项链类珊瑚珠宝产品多为沙丁珊瑚料。沙丁珊瑚颜色类似阿卡,常见橘色、橘红、朱红、正红、深红,但是能达到阿卡珊瑚最深的颜色——也就是红得完全发黑的,基本上难以遇到。
阿卡珊瑚和沙丁珊瑚都可以达到非常显眼的红色,但是前者的价值还是要高出很多倍,有这几个原因:第一,沙丁珊瑚的产量远远高于阿卡珊瑚,物以稀为贵,沙丁珊瑚的稀有性略逊一筹。第二,沙丁珊瑚的密度要小于阿卡珊瑚,密度低也造成了它品质的下降,仔细看沙丁珊瑚,能够很容易地看到表面粗大的红珊瑚指纹状纹路。第三,沙丁珊瑚的质地显得很死板,不如阿卡珊瑚那样有珠宝感。
沙丁珊瑚的优点是颜色均一,普遍比较红,基本没有任何的白点和压力纹。沙丁珊瑚的缺点在于其密度是几种贵珊瑚里最小的,相对比较疏松,没有阿卡和么么质地细腻和透光性好,容易发白、发乌、褪色。
尽管么么(MOMO)珊瑚和阿卡珊瑚都属于亚洲珊瑚,有很多共通之处,但用么么珊瑚冒充阿卡珊瑚的还不多见,而用沙丁珊瑚冒充阿卡珊瑚倒是很常见。
第三等级的是么么,主要产区为中国台湾海域。么么家族是珊瑚里面庞大而复杂的一个分类,除了阿卡和沙丁,其他的几乎都可以归为么么家族了。么么珊瑚质地介于阿卡和沙丁之间,更接近于阿卡,而且也有白芯。
拿戒面来说,如果是同一红度的阿卡和么么,乍一看上去,好像是一样的,但仔细看,就能看出质地的区别:阿卡珊瑚是玻璃一样微透的质感和质地,看上去有晶莹微透的感觉,珊瑚特有的指纹状纹路,在阿卡珊瑚表面并不能很清晰地看出。而么么珊瑚是类似瓷器一样的瓷实质地,和阿卡珊瑚比,珊瑚表面特有的指纹状纹路要清晰一些。么么珊瑚颜色鲜亮,但是与阿卡珊瑚相比,感觉料子干,对此,必须买过、上手看过、摸过,才能有体会。么么珊瑚的质地不是用透来形容的,那是一种瓷实的质感,和阿卡珊瑚的玻璃质感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对比大一些的阿卡珊瑚雕件和么么珊瑚雕件,那这种质地上的不同感觉会更加强烈。
红珊瑚、珍珠以及琥珀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有机宝石。其中,红珊瑚以其稀缺的资源、高昂的价格,在藏家眼中居三大有机宝石之首。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收藏热情的高涨,红珊瑚的开采日益频繁,使得本来已经十分稀缺的红珊瑚资源加速枯竭,价格也不断攀升。
红珊瑚的升值幅度超过了中国的房地产,以每年30%的幅度上涨。如一串同品质的直径为6毫米的108粒红珊瑚珠链,10年前数百元也有机会买到,而这几年每年的价格都在大幅上涨,每年涨幅分别为42%、60%和87.5%。顶级红珊瑚的价格往往一年上涨一倍以上。
20世纪,红珊瑚的拍卖价格并不高。进入21世纪后,红珊瑚开始受到一些藏家的青睐,拍卖价大幅升高。2000年中国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大型的清代珊瑚雕夔凤摆件,成交价超过37万元。不过,此时的新红珊瑚饰品市场价并不高,一件小型的红珊瑚吊坠,拍卖成交价在一两千元。2007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大型的清代珊瑚雕人物摆件创出了57.2万元的高价,成为当时红珊瑚艺术品市场上成交价较高的红珊瑚雕刻品。日本大地震后,红珊瑚的价格再度飙升。2013年,这件红珊瑚雕人物摆件的价格已经突破百万元。
本文载于《世界博览》杂志2022年第17期
责任编辑:Suxin